气孔振荡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的联系通道,气孔的张开和关闭控制着植物水分蒸腾和CO<,2>吸收.单一的气孔关闭虽能减少水分散失,但同时也减少了CO<,2>吸收,后者则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因此,如何在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又不降低光合速率是调控气孔运动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植物气孔振荡周期性地调节气孔口径,既能避免水分的过度蒸腾散失,又保证光合作用所需CO<,2>的供应,几乎对光合速率没有影响,所以能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弄清气孔振荡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使人工调控气孔振荡在生产实践中成为可能,在不减少植物对CO<,2>的同化的前提下,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以提高(或保证)农作物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农家常用蚕豆为试验材料,以成熟叶片的下表皮条为研究对象,进行外加HgCl<,2>、EGTA、LaCl<,3>和TEACl等的处理,探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外源高浓度Ca<2+>和K<+>缓冲液快速交换处理诱导保卫细胞[Ca<2+>]<,cyt>振荡的基础上,进行具有不同参数(如次数和时间)的交换处理,探讨保卫细胞[Ca<2+>]<,cyt>振荡与气孔振荡的关系,以及保卫细胞[Ca<2+>]<,cyt>振荡参数对气孔振荡的影响;以不同诱导物(如[Ca<2+>]<,exo>、外源ABA和H<,2>O<,2>等)进行快速交换处理,探讨不同外界刺激或环境条件对保卫细胞[Ca<2+>]<,cyt>振荡和气孔振荡的诱导,以及气孔振荡的参数差异;在快速交换处理前后,以水通道抑制剂(HgCl<,2>)和不同的离子通道抑制剂(如EGTA、LaCl<,3>和TEACl等)处理,探讨气孔振荡中水通道的作用及其在气孔运动信号转导中的地位.研究表明,水通道参与了气孔振荡,而且处于气孔运动(气孔振荡)信号转导的下游,发挥直接重要作用.弄清气孔振荡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从而实现气孔振荡的人工调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调节植物气孔口径,真正大幅度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气孔振荡条件下植物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植物已经吸取的水分而不增加水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Pn/E)比在非振荡条件下能提高约40%.因此,气孔振荡调控适宜于广大水资源极度亏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物;不仅限于在农业上使用以提高(或保证)产量,还能在非农作物上使用以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对气孔振荡的研究多集中在较大尺度、偏宏观的生态学研究,而对气孔振荡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则尚未见相关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半边旗有效成分5F、斑蝥素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的机理.方法:以MTT法检测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细胞生长的影响;以细胞
该论文利用国际上流行的GAL4-GFP拟南芥增强子诱捕系,以气孔保卫细胞GFP报告基因为标志,首次筛选、分离到了一个IAA6基因剔除突变体,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鉴定,得到了一些特有的
可控硅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又一次电子技术革命。由于晶闸管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而且工作
该文将光强38μmol/ms,温度25±1℃下砂培30天的黄瓜幼苗分两部分处理,分别作为两部分研究内容的实验材料.第一部分只以梯度浓度的2,4-D喷施黄瓜幼苗,第二部分先用系列浓度的
随着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大力发展,并网控制技术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光伏电池具有非常强的非线性特性,需要对光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跟踪;作为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
目的:近年来已发现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不但存在于免疫系统中,而且也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神经系统中的IL-6有何作用已有一些研究报道,这些报道说明IL-6对神经
本文介绍了“乍浦、沈庄之役”的基本史实以及对该战役发生地区实地调查的具体情况。根据调查信息,本文进一步考证国博藏《抗倭图卷》,并提出《抗倭图卷》虽可能是为纪念胡宗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21世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降低光伏系统每度电实际成本一直受到研究人员关注,近年来光伏组件及系统
随着我国进入大区电网互联进程的推进,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目前我国电力生产采用传统的负荷模型指导电力生产时,发现互联电网的稳定性水平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造成电能传输的瓶颈。因此,加强负荷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性和输电能力影响的研究,对于提高电网仿真分析的准确度,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在充分论述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综合法对山东某地
本文研究了银杏果外种皮中主要药用成分——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并对不同工艺产品中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黄素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