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现代化建设,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不断向城市外延扩展,因而“职住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增加了人们的通勤时间,拥挤的通勤环境也降低了出行的舒适性。尽管轨道交通、干线公交等大运量快速通行的公共交通布设在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上,满足了部分市民日常通勤和生活出行的基本需求。然而,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其线网密度极低;同时,受到道路宽度、等级的限制,在城市外围存在着一些常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建设,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不断向城市外延扩展,因而“职住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增加了人们的通勤时间,拥挤的通勤环境也降低了出行的舒适性。尽管轨道交通、干线公交等大运量快速通行的公共交通布设在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上,满足了部分市民日常通勤和生活出行的基本需求。然而,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其线网密度极低;同时,受到道路宽度、等级的限制,在城市外围存在着一些常规公交车不能到达的路段,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盲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微循环公交,与常规公交车辆相比,采用小型或中型公交,往往能够深入社区内部,实现“门到门”服务,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起到了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公交可达性和扩大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范围。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方式及微循环公交的特性。分析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5种接驳方式及其特性;从交通微循环的背景、微循环公交的概念、功能作用、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特性比较等方面进行探讨;还研究了微循环公交线路模式以及其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模式。其次,本文研究了如何确定基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网的布设区域以及接驳公交站点的选址优化方法。在明确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网布设总体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AHP-TOPSIS的以区域公交可达性为目标要素的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软件计算现状公交线网的各评价指标结果并代入到评价模型中,最终得到了各小区的区域公交可达性的评价值。基于此,确定了微循环公交接驳线网的布设区域。本文通过预测微循环公交的出行客流,以所有站点的日均总出行人次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选址模型,并分组求解出站点的最优位置,并对站距的优化进行分析。再次,本文构建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网规划模型并求解。以微循环公交服务乘客数量最多、公交公司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在满足一定的车辆容量、单次运行线路长度区间、单次最大运行时间等约束条件下,建立基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基于刘村轨道交通站,在确定的接驳区域内布设微循环公交线路。基于实际调查数据,求解出车辆运行路径方案,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城市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可靠性是城市路网运行状态的重要性能指标。针对复杂城市路网上进行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可靠性度量,是进行路网交通管理和出行者出行诱导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在全面梳理路网可靠性定义与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以路网交通运行状态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路段-路网框架的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可靠性度量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综述路网可靠性度量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路网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数字水印作为一种在多媒体文件中利用计算机算法嵌入标识信息的技术,由于其本身安全性,隐蔽性和鲁棒性的特征,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基于视频压缩编码算法的数字水印研究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应用多集中于版权保护,内容认证,拷贝控制,信息保密等方面。基于监控视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监控视频的非法传播,视频盗摄等,本文研究一种数字水印技术,以实现视频可溯源应用。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敏感监控视频监管。
新兴应用程序(如云计算)的不断涌现和新型网络模式(如物联网)的普遍应用,要求新的网络基础设计建设能够支持动态、高容量和可靠传输质量的端到端服务,在这种背景下波分复用光网络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目前广泛应用的固定网格波分复用光网络相比,弹性光网络(Elastic Optical Network,EON)可以通过梳理一系列更细粒度的子载波灵活建立超级通道,并且可以根据传输质量要求调整调制格式
随着当今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比如以太网收发器、高速无线系统以及光纤通信领域等,都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连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桥梁,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在中高速应用系统中,常需要中等分辨率以及数百兆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逐次逼近型(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
生态引领区(宜兴市)位于太湖流域的西部。自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后经过了10年的治太攻坚战,宜兴河湖水质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近几年水质改善变缓,引发了人们对于水生态治理方向的新思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治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同样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江苏省“263”专项行动将宜兴市定为生态引领区的试点城市之一,以期通过在宜兴市建立水生态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数据平面拥有和控制平面一样的可编程能力是发展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关键。可编程协议无关数据包处理语言(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P4)赋予了数据平面可编程的能力,能够通过软件编程控制,让数据包的解析和转发流程不再与硬件绑定。同时,随着网络带宽的指数
处理器架构在早期设计时,主要通过微架构仿真和解析建模两种方法进行性能评估。微架构仿真的优势在于仿真精度较高,但是由于仿真速度慢,在处理器设计早期是难以被人接受的。解析建模虽然在精确度上不如微架构仿真,但是以评估速度见长,获得了学术界的青睐。为了提高处理器的性能,处理器设计人员在处理器核和内存之间加入了Cache子系统,因此Cache子系统的精确建模对现代处理器性能评估具有重要影响。学术界虽然对处理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许多城市已形成了包括地铁和公交在内的公共交通多模式网,但公交吸引力普遍偏低、某些区段车站过于拥挤以及换乘不够完善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多元公共交通信息可以为乘客提供车辆到站时间、预计在途时间以及车内拥挤度等信息,引导乘客合理选择出行模式,有助于提升公交和换乘出行的服务质量,提高公交分担率,提高乘客的公交信息使用满意度。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单一信息的影响或是多种信息整体的接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使超低功耗器件的需求愈加强烈。隧穿场效应管(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TFET)因其超陡亚阈摆幅(Subthreshold Swing,SS)成为最有前途的超低功耗器件之一。但TFET在开态电流和双极性电流等方面存在缺陷,通常采用TFET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
农村黑臭河道氮磷含量高,自净能力不强,极易造成黑臭物质累积。一旦水环境条件改变,污染底泥大量释放污染物质又将加剧河道水质恶化。针对农村河道底泥治理过程中修复技术效果有限和成本较高等问题,本研究调研分析了典型农村河道底泥的污染情况和分布特征,并开展污染状况评价。创新性地将秸秆基生物炭应用于农村河道底泥修复和生境构建中,探究秸秆基生物炭种类、微生物投加方式和沉水植物种类对底泥修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