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萨满舞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并结合田野调查记录对科尔沁地区萨满舞蹈的产生、发展、动作形态、风格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萨满舞蹈与这一地区其他民间舞蹈的渊源关系。全文共分“前言”、“科尔沁萨满舞蹈概述”、“科尔沁萨满舞蹈形态分析”、“科尔沁萨满舞蹈动作分析”、“科尔沁萨满舞蹈的风格分析”、“科尔沁萨满舞蹈与当代蒙古舞蹈”和“结语”七部分。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初衷:科尔沁萨满舞蹈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蒙古族民间舞蹈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研究的分散性也决定着围绕这一选题应进行一次系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以对动作形态和特征的考察为第一研究目标,注重描述性的功能,最终解决成因的问题。“概述”部分介绍了科尔沁萨满舞蹈之源、发展历程和现存形态,对舞蹈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际遇做出梳理,提出了科尔沁萨满舞蹈不同与其他蒙古族民间舞蹈,较少程度的受到外来宗教影响的观点。现存的萨满舞蹈仍具有一部分宗教功能,并且是对原始萨满舞蹈的直接继承。“形态分析”部分以资华筠等专家在《舞蹈生态学》中阐述的研究方法,用舞畴的概念对舞蹈形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解释了舞蹈的宗教内涵。在“动作分析”部分,笔者运用拉班的“力效”概念结合田野调查实录分析了萨满舞蹈的头部动作、肩部动作、手臂动作、屈膝半蹲以及阴阳步和跟挫步。将关注点集中于舞蹈本体,从描述直观动作到深入挖掘动作动机,是对“形态分析”部分的再细化。“风格分析”部分提出科尔沁萨满舞蹈具有“具象的模拟再现和象征的抽象表意并存、开阔舒展和内向封闭交融共生以及脱魂迷狂”的整体风格。同时还认为形成科尔沁萨满舞蹈以上三种风格特征的有自然环境因素、宗教因素和萨满自身因素。“对当代蒙古族舞蹈的影响”部分以安代舞和舞台创作蒙古舞蹈为例,挖掘出这些舞蹈中的萨满文化遗存,论证了科尔沁萨满舞蹈的地位和影响。“结语”是对笔者在论证这一选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认识成果和创新处的总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