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调控对全膜双垄沟播糯玉米水氮吸收与产量的影响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在近几年取得较快发展,农业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中国的水肥利用效率仍然较低,水资源浪费与农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选择合理的水肥调控措施,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是减少水肥浪费,节约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糯玉米为研究对象,试验区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试验设置了3种施肥方式F0(肥料在整地前一次性翻施)、F1(基施30%+拔节期30%追施+大喇叭口期追施40%)、F2(基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70%)与不同生育期内2种灌水水平I1(播种期、拔节后期—孕穗期分别控制土壤含水率在适宜含水率水平即75%-85%θf)、I0(即在播种期控制土壤含水率为75%-85%θf、苗期-拔节前期为65%-75%θf、拔节后期一孕穗期、孕穗期—开花期均为70%-80%θf),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分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条件下,不同控制灌水与施肥方式对糯玉米生长、水氮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影响,以此确定有利于糯玉米生长的灌水施肥模式,为制定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糯玉米的灌水施肥制度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水肥调控对土壤水分与糯玉米生长的影响
  (1)不同土层在不同控制灌水与施肥方式处理下的变化趋势一致,糯玉米生长成熟过程中吸收的水分主要在0~80cm土层,深层土壤水分利用较少,不同水肥处理间对土壤均匀系数的影响差异性较小。
  (2)不同灌水施肥处理对糯玉米植株生长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相同控制灌水,相同施肥量,N、K肥分次追施的施肥方式均较播前全部基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糯玉米的株高与叶面积指数,同一施肥方式,四次控制灌水的糯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均优于两次控制灌水。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中F0I1处理下糯玉米的植株长势最好。
  (3)全生育期内不同施肥方式与控制灌水处理对糯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控制灌水相同的情况下,N、K肥分次追施可使生育期内糯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对糯玉米生长过程中养分的吸收积累及光合过程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施肥方式相同,四次控制灌水也显著提高了糯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从孕穗期到成熟期,F0I1处理缓解了叶绿素的降解。
  (4)糯玉米的根系活力在全生育期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苗期到拔节期,灌水对根系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一灌水条件,相同施肥量,糯玉米生育期内追肥的施肥方式对根系活力有提高作用。
  2、水肥调控对糯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1)相同施肥方式,糯玉米生育期内四次控制灌水下的糯玉米鲜穗产量高于两次控制灌水;相同控制灌水,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分次追施氮钾肥对糯玉米的鲜穗产量有提高作用,所有处理中F0I1处理下糯玉米鲜穗产量达到最高,为11844.56kg/hm2。
  (2)同一控制灌水条件,施肥量相同,氮钾肥分次追施降低了糯玉米全生育期内的水分消耗,并提高了糯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籽粒产量,其中N、K肥基施30%+拔节期30%追施+大喇叭口期追施40%的这一施肥方式提高作用更明显,就灌溉水利用率而言,F1I1、F2I1处理分别比F0I1提高了21.88%和13.55%。相同施肥方式,四次控制灌水的糯玉米籽粒产量较高,但两次控制灌水的糯玉米水分利用率与灌溉水利用率更高。
  3、水肥调控对糯玉米氮素含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1)糯玉米叶片与茎秆的氮素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且全生育期内茎秆的氮素含量均低于叶片氮素含量。所有处理中,同一控制灌水条件,氮钾肥分次追施的施肥方式可以更有效促进植株的氮素吸收以及氮素从叶片与茎秆往其他器官的运输转移。
  (2)相同控制灌水,氮钾肥分次追施同样促进了糯玉米的氮素吸收效率,提高了糯玉米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并提高了氮肥的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同一施肥方式,四次控制灌水也提高了糯玉米的养分吸收,本试验条件下,F0I1处理下的糯玉米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均达到最高。
  (3)糯玉米的氮素吸收效率与成熟期的根系活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根系活力的大小决定糯玉米对氮素等养分的吸收。
  (4)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全生育期内耗水量及成熟期氮素积累量间的关系均呈现出二次抛物线的变化,说明耗水量与氮素累积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下降。
  通过对糯玉米的氮素吸收效率与根系活力、鲜穗产量与耗水量、鲜穗产量与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的相关分析,发现合理调整灌水施肥措施是提高糯玉米养分吸收效率与产量,达到节水节肥的关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贸易趋势的发展,船舶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逐渐增加。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排放制定诸多限制措施,以减少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航运业也在不断探索船舶环保措施,以减少船舶燃料的消耗。目前,对船舶能耗的研究已成为热门研究课题。  本文以降低内河船舶航次总油耗为目标,结合通航环境及船舶自身数据对实验船进行分段研究,建立区域航段的主机油耗预测模型,结合神经网络把油耗
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绿色航运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船舶运输导致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针对内河量大面广的老旧船舶,其“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字化水平低,多源异构设备和系统产生的海量异构数据源无法直接进行实时采集以及用作油耗分析,迫使内河船舶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受阻。为进一步促进内河老旧船舶节能减排,本文结合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针对内河老旧船舶主机能耗在线监测和油耗
中国自十八大后提出了海洋强国、交通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战略举措,重在发展海洋经济。平稳发展海洋经济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海岸线漫长,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船舶的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每年因热带气旋引起的船舶事故时有发生。此外近些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并未得到缓解,这也导致热带气旋移动变缓,持续时间加长,这对船舶的安全航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数值预报技术已迈向全球领先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的加速建设,内河航运事业对祖国的经济建设作用日益凸显,船舶航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部分建在航道条件复杂河段的水利枢纽,其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难免存在影响船舶航行的复杂水流流态,如回流、泡漩、跌水和水跃等。复杂水流流态的存在以及引航道口门区相对狭窄的空间,无疑对船舶操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引发事故。  当前对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颇多,大
主机架作为风力发电机最主要的基础承力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优化尤为重要。过去的主机架设计方式是以设计者的工程设计经验为根本,对主机架的结构进行构思设计,再基于经典力学法与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最后基于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设计出主机架模型,再校核修正以满足条件,按照此方式会导致安全余量过大,生产周期较长等问题。海上风机相比陆上风机受载更加复杂,需要在载荷计算中考虑相关环境参数和载荷安全系
主动燃烧控制(ACC)技术能够提高燃烧室性能、降低排气污染、减少燃烧室振荡、延长燃烧室寿命,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碳化硅(SiC)紫外光电二极管的新型火焰探测传感器,并在燃烧振荡主动控制系统中加以应用。  (1)基于碳化硅光电二极管设计新型火焰探测传感器。一是针对碳化硅紫外光电传感器特性设计一种具有快速、可靠和准确的信号调理单元,其理论带宽可达1000Hz,增益可达到2
AP1000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是一个重要的非能动安全系统。PCS用于在失水事故(LOCA)和主蒸汽管道破裂(MSLB)等事故工况下从反应堆安全壳中去除热量。下降液膜蒸发在从安全壳中去除衰变热方面已经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研究这种现象,应用ANSYS FLUENT中的欧拉壁膜模型研究降膜蒸发。通过模型计算钢制容器与液膜之间的传热,实现关于安全壳热量的去除
学位
光子晶体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工结构功能材料,是一种折射率呈空间周期性变化的材料,其空间周期与光波长可以相比,由于布拉格散射能够产光子禁带,即频率落在禁带范围内的光是不能够在光子晶体中传播的。光子禁带的位置和宽度取决于周期性变化的折射率之差和光子晶体的具体结构。光子晶体中若出现缺陷则会破坏这种禁戒,使禁带中出现导带。利用光子晶体这些特点就可以通过设计其结构控制光的传输行为,制造出各种功
学位
地膜因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得到广泛使用,但普通农用地膜不易分解,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势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探明不同残膜量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四个不同残膜量水平(0、200、400、600kg/hm2)对应CK、T1、T2、T3处理,研究不同残膜量对番茄各个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番茄的高产优质和残膜的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
学位
番茄是中国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市场需求较大。多年来,农民为增产提效盲目灌水施氮,导致水资源浪费、氮素施用超标、水分和氮肥的利用率不高、番茄果实品质不佳等不良影响。水分和氮肥是决定番茄高效优质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水氮耦合模式能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分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实现水氮耦合作用最大化是番茄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试验于2019年5月至9月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