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的走向“清洁汇率”,打破了单向升贬值的预期,波动幅度加大,特别是2015年的“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继续加大,使得国内涉外企业经营风险与挑战加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美元仍是主要的结算货币,但因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政策情况的不同汇率变化似乎也难以把握其变化规律,浮动频繁的汇率将成为企业经营中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部分。“汇率风险”中性提到日程上来,对于国内企业,做好汇率风险管理,运用好外汇衍生品工具,锁定财务成本,平滑现金流,对涉外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讲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梳理,对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如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顺逆差、外汇储备等,提出了汇率直接影响因素还有市场交易因素:如决定外汇市场交易量的即远期结售汇数据、人民币指数、美元指数等,由于人民币汇率双向宽幅波动将是长期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风险之一,从企业规避风险的角度,探讨企业套期保值的方法,特别是对金融性套期保值工具—外汇衍生品的运用,总结出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的效果与具体策略,如远期应关注掉期点的变化,期权类的衍生品的隐含波动率等,以及进出口方向不同的企业用的衍生品工具。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外汇衍生品运用效果,笔者选取了山东某大型民营J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该企业外汇衍生品工具运用是从零起步,甚至汇率风险管理也是近四年才所无到有、逐步完善的,从2016年开始该企业因进口原油产生了较大的外汇风险敞口,初探运用外汇衍生品工具对规避汇率风险的效果,再到积累了一定的外汇衍生品运用经验,通过运用策略的调整与提升,分析了同样使用外汇衍生品工具,在不同套保比例、对人民币汇率后市变化有一定的预判下实现的良好效果,笔者对J企业在外汇衍生品运用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建议,如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把握衍生品交易的进场时间、套保比例的调整等。由于汇率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工作,笔者提出了企业如何科学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架构与汇率管理流程,在管理流程中应增加评估环节,科学设计评估模型等,同时建议J企业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的作用,利用好境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思路。当前“中美贸易战”以及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后世界经济局势变化下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大,通过J企实际案例中分析,此类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在树立“风险中性”原则,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应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加上配套外汇衍生品的运用策略,才能起到有效规避企业汇率波动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