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风电消纳的双层深度调峰补偿分摊机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峰谷差的加大,电网对调峰辅助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在我国现有电源结构中,具有优良调峰性能的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机组所占比重很小,电力系统主要的调峰任务,实际上大多由火电机组承担。与此同时,完全由火电系统承担调峰补偿费用的现行偿机制也明显有失公平。挖掘火电机组的调峰潜力,激发火电厂的深度调峰意愿,已成为电网运行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前调峰补偿机制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促进风电消纳的双层调峰补偿分摊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从调峰辅助服务的定义、基本调峰标准的划分、调峰补偿费用的来源和调峰补偿方式四个方面对现行的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深度调峰补偿机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指明了对现行深度调峰补偿机制进行改进的必要性,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打下基础。(2)调峰辅助服务促进风电消纳的机理分析。在风电弃风现状及风电出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调峰潜力的实现对减少弃风、平滑风电波动性等方面的作用;论证了通过经济手段激励高比例火电机组参与低谷调峰的可行性,及其对存量电力系统风电消纳潜力挖掘的重要意义。(3)基于能耗成本分析的基本调峰标准划分方法。基于火电机组能耗成本及反映其调峰性能的指标分析,选取合适的调峰界限的划分指标,分别采用最高调峰率基准法和K-means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基本调峰标准进行划分,使所有机组按照其实际调峰情况获得补偿,提高了临界调峰标准制定的公平性。(4)基于合作博弈的双层调峰补偿分摊法方法。首先,依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准则,确立风电承担其并网后引发的火电机组附加调峰成本的原则;其次,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中的夏普利值法,依据调峰机组对所有联盟的边际贡献进行调峰补偿分摊;然后,通过K-means聚类法分层对调峰补偿进行分摊,避免夏普利值法计算调峰补偿分摊中机组过多时组合爆炸的情况;最后,引入调峰能力实现系数,对夏普利值计算法进行改进,修正了夏普利值解的等价性对不同容量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差异性的同一化问题,从而提高机组消纳风电的积极性;结合算例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价格补偿模型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极端自然灾害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频繁发生,对电网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有必通过构建核心骨干网架并提高关键线路设防标准,以提升电网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小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及社会造成的损失。本文根据电网差异性规划面临的新要求,对电网脆弱性元件评估、差异化经济性评估、核心骨干网架构建、关键线路差异化加强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区域
为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环境污染,实现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国家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资源扶持。但充电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普及,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传统的电动汽车有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具有安全、方便、可靠、智能化等优势。在当前对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中,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CR-WPT)因其在传输功率、效率和距离等方面的优越性成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传统能源在未来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保持社会发展可持续的源动力。分布式能源并网或者是对负载供电需要电力电子变换器来实现,多端口变换器通过器件复用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器件数量以及成本,并提高各源荷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此外,级联多电平结构通过子模块的级联配合载波移
随着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以及电力电子变流器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电力系统的频带与动态特性。新能源的随机波动性,电力电子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宽频振荡以及复杂的交互作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未知且复杂的暂态特性与系统稳定性问题。如此复杂的大规模系统无法对其进行精确化建模的全电磁暂态仿真,而机电暂态仿真无法反映出整个系统的宽频带特性。机电-电磁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弥补了各自的局限性,较好的解决了仿真规模、速
纵观全球历史,与国际贸易纷争相关的问题并非新鲜事。在《棉花帝国》作者、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看来,形塑当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和"正当竞争"无关,而是充满了掠夺、压榨和偷窃。贝克特指出,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相连。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将欧洲人置于棉花全球贸易的中心,在"战争资本主义"
期刊
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极端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对电网的运行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概率极端自然灾害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严重时有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恶性事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合理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电网安全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安全风险评估能力,提升预警速度。因此,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引起系统运行方式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借助机器学习等人工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与用户直接相连的环节,其供电可靠性水平对于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将产生直接影响。配电网调度是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目前,配电网调度人员在进行调度决策时,主要以负荷削减量、网络损耗及开关动作次数为主要评判依据,而忽略了调度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配电设备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设备自身状态老化或受到运行条件及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故障时,将导致配电网调度失败。为了综合考虑配
鉴于传统S变换的时频自适应能力差,窗口函数的形状、主瓣宽度和旁瓣高度过于单一,对不同频带的信号的检测分辨率不足以满足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改进S变换(Modified S-Transform,MST),通过改进S变换的能量集中度,引入四个辅助参数控制高斯窗函数的形状,优化了其尺度因子的自适应能力,使改进后的S变换获得了更出色的时频分辨性能。通过改进S变换检测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获取模时频矩阵,能提
复合绝缘子相对于瓷、玻璃绝缘子具有质量小、强度高、耐污闪性能强、维护方便等突出优点,在电力系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行中发现以下几类故障:芯棒突然断裂、表面憎水性下降、内绝缘闪络和表面老化等。一般内绝缘导电通道缺陷难以从外观上发现,却是最危险的缺陷。在110kV~1000kV线路上的带电作业被普遍应用,由于复合绝缘子带电作业没有相关技术规范和检测方法及装置,含有缺陷绝缘子是否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要求,
低层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和电离层是一个紧密耦合的整体系统,两者之间的能量交互及耦合成为近年来人们极感兴趣而并未十分了解的重要课题。电离层的异常变化不仅受到太阳活动和地磁变化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底层大气气象活动的影响。电离层异常研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对电离层的动态变化以及灾害前后电离层的异常扰动等现象的探测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GNSS技术准确监测、追踪异常现象并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