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热水浸提法从鲁桑(Morus multicaulis Perr.)栽培种—湖桑32号的桑树枝条皮中提取到粗多糖,其得率达到28.5%。采用色谱、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其他各种化学手段对桑枝皮多糖的组成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桑枝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柱分离得到两种水溶性多糖MBBP-1和MBBP-2,在桑枝皮中质量比约为2:1。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这两种桑枝皮多糖均为β-D-吡喃糖;经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方法分析初步推测,MBBP-1多糖的主链由(1→3)-连接的葡萄糖构成,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支链或主链的末端残基。这种多糖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它是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6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4.53:2.49:4.38:4.67:17.85:5.88。而第二种桑枝皮水溶性多糖MBBP-2的主链构成与第一种多糖不同,它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以(1→6)-连接的鼠李糖和(1→2)-连接的阿拉伯糖组成主链的核心。阿拉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支链或主链的末端残基。同样HPLC和GC-MS分析表明,这种多糖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26.85:13.8:3.14:4.4: 6.1:3.19:4.9。经HPLC凝胶过滤色谱分析表明, MBBP-1和MBBP-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仿,分别为114.901 kDa和124.785 kDa。通过对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等生化指标的分析与测定,研究了桑枝皮内这二种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MBBP-2的各种抗氧化活性均比MBBP-1的活性高,这可能与该多糖的主链糖苷键的连接方式、分子量及聚合度大小、侧链的分支度及精细结构和构象不同等有关;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MBBP-2中因含有8.2%的半乳糖醛酸很可能是其较MBBP-1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