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效能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行政效能一直是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政府部门充斥的庸政现象,极大地减低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被胡锦涛总书记认定为“精神上的腐败”。2004年底,浙江省率先建立“庸官问责制”,打击庸政现象,在全省范围内问责近3000名公务员,开启治庸问责的先河。随后,深圳、江苏、河北、广东、山西等省市先后加入治庸问责的队伍,向庸政现象宣战。2011年4月,为打造最优城市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武汉市高调宣布开展“治庸计划”,在全市范围掀起“治庸风暴”,剑指庸政现象,力图改善行政效能。“治庸计划”分为思想动员阶段、自查整改阶段、检查追责阶段、建立机制阶段,最终建立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效能监察理论和行政问责理论,以武汉市的“治庸计划”实施为例,结合治庸问责的相关经验,探讨建立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 本文分为引言和三个主体部分: 引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是理论阐述。阐述效能监察理论和行政问责的理论及实践,并介绍治庸问责行动及意义。 第二部分是治庸问责:以武汉市的“治庸计划”实施为例。详细介绍了武汉市“治庸计划”的出台背景和实施阶段,分析实施的成效和不足之处,得出治庸问责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部门是完善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从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夯实治庸问责的基础;细化治庸问责的内容,保障治庸问责的落实两大方面入手,完善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效能监察的视角出发,研究治庸问责,是新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具有时效性,还首次系统的研究治庸问责,并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