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经济理论,由于它适应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系统化、复杂化,以及经济研究数字化、信息化、模型化的潮流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旅游业是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备受国内各城市的普遍重视,旅游投资增长迅速,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体,其发展已处于竞争性的增长阶段。本文便是在竞争力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城市旅游产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新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产业竞争力在城市旅游领域的应用理论体系,探索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通过对六个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现状和潜力的实证分析,从城市空间竞争合作角度,提出了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合理对策。论文研究主要涉及管理学、竞争力理论、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旅游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与规范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从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入手,揭示了我国在旅游竞争力研究上存在着主要多以国家为对象,而少以城市研究为对象,以及对一些相关概念、理论与范式等的探究不够深入等实际问题,阐述了开展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对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的进展分析,采用分类法对本文直接相关的几个理论及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着重对产业竞争力的实质、表现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接着,基于“范式”理论,给出了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构建了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着对我国大连、北京、西安、郑州、上海、杭州这六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实例量化比较,并以杭州接轨上海为例,阐述了空间竞争合作的战略选择对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旅游产业是一个分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城市旅游的最终合力表现为竞争力,其发展取决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非比较优势;影响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为环境因素、资源因素和核心因素这三个方面;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空间竞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