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财务指标的直接反映,是企业微观行为的量化结果,但与宏观经济政策又密不可分。2008年实施为期两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实现恢复性增长,并对世界其他国家摆脱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政策参考。然而,从当前经济现状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并且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高杠杆率等问题。为从微观视角探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市场主体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本文将宏观经济政策引入企业资本结构决定模型,理论分析“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机制,进而,采用双重差分法来实证分析“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为优化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资本负债结构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旨在研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首先,在内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财政政策变量,考察不同财务情况下财政政策变化在长期和短期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当企业留存收益的贴现值大于企业破产成本价值时,在短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长期内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作用效果逐渐减弱,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会有所下降;当企业留存收益的贴现值小于企业破产成本价值时,在短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长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次,选取2006年至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地区和台湾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将2443家上市公司研究样本划分为29个行业,从盈利能力、资产结构、所有权结构、公司特征和宏观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设计研究模型,采用双重差分法分别对全样本、分行业样本、分行业分地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并且不同行业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内表现不同,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行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较西部地区明显,且对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内的资产负债率有不同影响,对大多数上市公司行业资产负债率的积极影响表现在短期内,在长期内逐渐减弱。最后,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