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是指在其经济活动中,某一区域内各产业所表现出来的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要素间的一些数量关系或经济联系,它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重组已经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战略措施;另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些不良发展趋势也已成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过程的绊脚石。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作为海峡西岸战略等区域战略的主要实施载体,若能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区域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将拓展区域合作的功能,积极促进海峡西岸的发展,也能使东南沿海三省成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平台。由此可见,研究东南沿海三省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有助于完善产业结构的理论体系,而且能为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一些事实和理论依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趋同测量方法后,选择了CMS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东南沿海三省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模型测算结果将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制造业分为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弱势产业、成熟产业四类后,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第一,东南沿海三省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第二,福建、广东两省在2004年至2011年间一直保持着制造业快速发展态势,并且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三,浙江省的制造业大省优势正在逐渐减弱;第四,浙江省制造业中的大多数成熟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广东省和福建省制造业的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包括历史遗留影响、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市场价格误导、协调机制不完善。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四条发展建议:第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挥区域优势;第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第三,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四,培育发展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