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本文将NIH置于美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形势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和探讨,把“二战”和“冷战”作为两个历史分界线,以NIH研究所、中心、部门的职能变迁以及相关立法法案为根据将其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演变进程划分成五个阶段,揭示了NIH历史演变的四大动因:随着各种新疾病出现的生物医学科学发展和随着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公共卫生需求;“投资于民”的概念和“投资健康”理念的流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媒体曝光率引发的各种政治势力和特殊利益集团为了竞选和政治利益与政府、国会、疾病主张团体和科学共同体进行的博弈和良性互动;NIH的“本位主义”等内部结构原因。接着,本文从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和国家科技政策决策系统的维度,从组织方式和制度角度分析阐述了NIH不断提高的联邦地位和NIH研究所、研究中心和院长办公室的机构设置与功能,并赞同NIH应该被至于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大背景下被定位其职责、使命和任务;通过分析总结NIH的例会制度、有弹性的院长权力和庞大的顾问委员会系统,总结出NIH“学术独立于政治”的理念和依法办事的制度特点。从宏观层面分析完后,本文又接着从资金获得、使用和分配三个微观层面,探讨了NIH的预算机制、资助机制和评议机制。第四章通过分析美国联邦预算体制、NIH预算周期、美国国会对NIH预算的决定性影响,总结了NIH预算机制对NIH整体运行的协调管理功能,并重点剖析了围绕着预算过程中国会、政府、疾病主张团体和科学共同体的互动;还总结了NIH的资助机制基本模式和特点,通过NIH - P30研究基金与我国973项目资助的对比研究突出了NIH资助机制的几个优点。第五章介绍了同行评议的历史来源、定义、固有缺陷和相应对策,再探讨了了NIH科学评议中心的机构变迁,最后总结了NIH科学价值评议组和国家顾问理事会相结合的两级评议机制的优、缺点。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借鉴NIH成功经验的几点启示:公共卫生科研政策决策过程、预算过程中公益性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组织的积极参与;对科研机构的民主管理和外部顾问团队相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