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构建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位置,还具有丰富的资源,基于南海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一直都是众多学者热议的话题。但是目前在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合作平台、渔业资源合作、油污防治合作和水质监测合作最为重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与东盟也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文本,这些都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带来了可能性,鉴于此,本文以区域海洋合作为视角,展开了对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探讨,从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区域海洋合作的先进经验以及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对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借鉴与启示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现状。通过对南海周边国家家的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梳理出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的保护与治理属于碎片化,单项性制度,未形成综合性的保护和管理机制。通过对南海沿海国家区域政治格局的变化分析出其对南海合作的影响。通过对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障碍的介绍,分析出南海合作障碍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是对目前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主要从合作平台、渔业资源合作、油污防治和水质监测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通过梳理目前南海周边国家签署的协议分析得出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其他区域海合作的先进经验。通过对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模式、基本原则和具体机制的介绍,梳理出对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具有积极意义的原则、模式和机制。第四部分针对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及方案的实施步骤。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提出建立合作平台和先进机制来解决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所面临的问题。该解决方案分为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简述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性质以及在第一阶段达成《准则》;第二阶段是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并阐述贸易港对南海周边国家家的影响,同时在南海建成生态岛礁工程,用于民事化和公益化建设,履行国际义务,从而继续增进互信;第三阶段是制定《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协定》,叙述了《协定》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内容,该阶段是以第一、第二阶段为基础而达成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嗜性衣原体引起的许多家禽、鸟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目前住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最初人们把人类和鸟的衣原体病称为鹦鹉热,后来又曾把非鹦鹉类禽鸟引
本文在分析了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三者互动发展的机理,建立了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模式,并指出了该模型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是蒋团标副教授主持的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因素分析和模式研究”(03BJL007)的子课题“农村房地产发展问题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曾鹏)系列研究成果之三。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为了满足城市通勤的需要,地铁列车的行车密度均在不断加大,列车运行密度越大,列车的故障停车对运输效率的影响越大,甚至影响整个线网的运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