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土地利用优化控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非点源污染危害认识的深入,其发生机理、模拟评估以及防控措施等科学问题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沂蒙山区土壤侵蚀严重,而侵蚀导致的非点源污染是对该区水环境质量的严重威胁。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通过室内模拟和野外试验等手段,运用水土保持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沂蒙山区非点源主要驱动因子(土壤侵蚀)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坡面非点源氮(Nitrogen, N)、磷(Phosphorus, P)污染物输出机制、污染物输出综合风险空间分布以及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进展与结论如下:1.在研究区的山地丘陵地带,由于植被的恢复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善,1986年1995年和2005年3时期的土壤侵蚀强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因子已成为影响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2.对不同土地覆被的模拟降雨研究表明,5种覆被径流溶解态氮(Dissolved nitrogen, DN)、磷(Dissolved phosphorus, DP)的平均浓度分别在0.595-1.523 mg.L-1和0.269-0.071 mg.L-1间;而径流DN.DP的平均输出率分别在3.92~35.79 mg·m2·h)-1和0.65~5.89 mg·m2·h)-1间。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径流DN、DP浓度的重要因子,影响程度均在44%以上;砾石盖度与砂粒含量等是影响径流DN、DP输出率的主要因子。泥沙流失率与其全N、全P流失参量间具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土壤结构稳定性通过调节侵蚀产沙进而影响到泥沙中N、P的流失特征,稳定性越高,侵蚀泥沙更易富集N、P污染物,且输出量越低。3.不同耕作措施(横垄与顺垄)的模拟降雨研究表明,横垄可有效地控制径流并减少径流溶解态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Inorganic-N)和DP的输出率;雨强增大时,横坡较顺坡垄作控制径流的效果增强,其径流Inorganic-N和DP的输出量也大幅度减少,氮磷比分析表明,两种耕作方式下的径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风险,且风险水平在降雨过程中呈增加趋势,但横坡较顺坡垄作不仅能够明显地延缓这一增加趋势,而且可降低径流的富营养化风险水平,从而相应减轻坡耕地径流对于受纳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影响。4.以代表性山区县为例,对N、P输出负荷及其综合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是N、P输出的主要策源地。较高级别N、P输出综合风险主要分布在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带。各等级N、P输出综合风险中以较低等级的面积最大,随着风险等级的提高,各类风险等级的面积逐渐减少。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中,荒地和耕地的N、P输出综合风险最高,林地和村镇最低。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通过典型小流域的实例分析,对以土地利用优化为途径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针对污染发生的重点地区逐步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非点源污染控制为目的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控制沂蒙山区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林地是影响优化方案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中,应对林地面积的统筹给予充分重视。
其他文献
前言  英語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学科,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高考英语教学环节积极使用阅读语篇将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更好感受和学习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积极利用英语阅读语篇教学手段,可以良好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主要从影响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词汇、句子、语法以及篇章方面带来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近些年在教育领域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初中英语教学看重的不仅仅的学生的英语成绩,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素养有没有培养起来,这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的英语学习目标。英语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试卷上取得高分,同样也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一点英语教学应该围绕以培养学生核心
信息时代,如何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是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传播路径来看,主要体现为体制内传播与体
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除了要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学情,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分层教学模式是实施新课改后新兴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更加符合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尊重和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满足其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 分层教学的意义  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显著,并通过多方
引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合理应用绘本,能够很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不过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绘本在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阻碍到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性的发展。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利用绘本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探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利用绘本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约占全国农垦面积的1/5,农业一直是其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核心区,新疆兵团农业具有"走出去"的优势和必要性。无论是从农业与国民
《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英语教学应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阅读课的教学形式有所改善,情境式教学法逐渐替代“填鸭式”教学法,着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然而部分教师在未理解透彻新课标理念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过于注重形式上的“花哨”,阅读教学停留在表层知识的习得层面,忽视了阅读的深度学习与思维能力
前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英语作为高中阶段主要学科之一,当前以探究式学习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教学中,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分析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性教育意义。  1. 概述探究式学习  所谓探究式学习,简单来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高中英语
前言  在新课标科学指导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不断强化,也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分层教学主要是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进行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此,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以此来进一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与成果。  1. 合理划分教学对象层次  要想为后续分层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