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K粉)在膀胱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oos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用氯胺酮刺激人膀胱SV-HUC-1细胞后,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为初步探讨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培养人膀胱SV-HUC-1永生化上皮细胞系,用不同浓度(Ommol/L、0.5mmol/L、1mmol/L、2mmol/L)的氯胺酮刺激SV-HUC-1细胞24小时,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pro-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并选取上述实验中结果最佳的氯胺酮浓度作为下一步实验的工作浓度,继续作用于SV-HUC-1细胞不同的时间后行上述实验。实验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氯胺酮对SV-HUC-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0mmol/L、0.5mmol/L、1mmol/L、2mmol/L的氯胺酮作用SV-HUC-1细胞24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3.33±0.24)%、(5.16±0.57)%、(9.39±0.52)%、(11.33±0.40)%,各组间比较P值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V-HUC-1细胞凋亡率与氯胺酮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829,P<0.05)。用2mmol/L的氯胺酮分别作用SV-HUC-1细胞0h、12h、24h、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3.72±0.22)%、(6.45±0.32)%、(11.18±0.45)%、(12.24±0.40)%,各组间比较P值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V-HUC-1细胞凋亡率与氯胺酮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0.762,P<0.05)。2.氯胺酮对SV-HUC-1细胞Bax、Bcl-2、pro-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O mmol/L、0.5mmol/L.1mmol/L.2mmol/L的氯胺酮作用于SV-HUC-1细胞24小时后,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17KD.19KD)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Bax/Bcl-2比值增大(P<0.05),且随氯胺酮浓度的升高而表达增高(rBax=0.986,r19KD=0.888,r17KD=0.769,r Bax/Bcl-2=0.982,P值均<0.05);Bcl-2和pro-caspase-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逐渐下降(P<0.05),且随氯胺酮浓度的升高而表达下降(r Bcl-2=-0.963,r pro-caspase-3=-0.894,P值均<0.05)。氯胺酮(2mmol/L)作用于SV-HUC-1细胞Oh、12h、24h、48h后,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17KD.19KD)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多,Bax/Bcl-2比值增大(P<0.05),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多(r Bax=0.951,r19KD=0.787,r17KD=0.942,r Bax/Bcl-2=0.979,P值均<0.05);Bcl-2和pro-caspase-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逐渐下降(P<0.05),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表达下降(r Bcl-2:=-0.949,r pro-caspase-3=-0.914,P值均<0.05)。结论:氯胺酮能够诱导人膀胱SV-HUC-1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说明了氯胺酮可能诱导尿路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导致尿路上皮层变薄或上皮缺损,进一步对上皮下肌层组织造成损害,这可能是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伤,在疾病发病早期的一个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术前初步确定旁道部位对于简化心电生理检查及消融程序,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文献发现,90年代
目的:通过观察红细胞超微形态和检测红细胞C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表达CD阳性的红细胞百分率、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目的:研究丹参对CCL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论:丹参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生物膜,保护线粒体,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丹参对NF-κB、
目的:  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可以挽救众多病危患者的生命,然而也可以导致肺部损伤,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眼部最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发现,导致黄斑水肿的渗
目的:  检测sema-4A在GBS患者外周血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免疫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B细胞以及D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ema-4A在GBS致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