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件再利用的可再生家具设计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家具设计是利用废弃物品为主要材料来对家具进行再次设计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生态文化思想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生态设计观念,是作为伴随着的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设计活动。构件再利用是再生家具设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点是通过对构件的设计,进而延长整件家具的生命周期。从构件的回收途径、使用要求、功能属性、外观属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家具中可再利用构件的基本属性,结果表明可再利用构件的选择要考虑到其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质地和肌理感、强度和表面装饰的能力,另外经济性与环保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构件的功能性是家具设计中的中心环节;只有协调好构件造型、材料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人们更清晰的获取设计师所传达的设计思想。探讨了可再生家具构件再利用的修复、可更换、组合三种利用方式。通过表面处理与结构的增减来实现构件的修复;通过局部构件的模块化设计和家具连接件的设计来实现构件的更换;通过对材料的二次利用与废弃零件的重新拼凑来实现构件的组合性。总结了可再生家具选用构件的基本原则,即原材料的选择、极少化原则与人机工学原则。
其他文献
认知负荷的测量对于认知负荷理论来说是一个根本的挑战。所以,认知负荷理论一经提出来,研究者们就开始寻求科学的测量方法。已有的认知负荷测量方法大致分为三类,即主观测量法、
随着多条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营,以无砟轨道为主的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无砟轨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密度的高速列车和自然环境温度升降的反复作用下,极有可能在
心理本身即成形于文化,对心理的研究无法脱胎于其生存的文化背景,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呼吁应该在文化的视野与框架下去研究心理与行为及其意义,如今心理学研究已经出现了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里,伶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低下。这一状况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都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直到清末民初伶人的社会地位才有了巨大的提升:从曾经的“下九流”
道路绿地是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笔者对影响道路绿地的环境因子进行了阐述和分类,通过工程实例探讨在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设计时应首要考虑的主导环境因子。
目的评价日常天灸与三伏三九天灸的疗效差别,探讨天灸疗效与季节的相关性,亦即天灸的时效规律;探讨天灸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联性,亦即天灸的量效规律,以期更科学的指导临床。方
<正> 当前的毒品犯罪,其发展速度和程度正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比例在急剧增长,无论是涉毒主体,还是涉毒范围及空间都有扩大的趋势,因此,禁毒工作所面临的艰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突飞猛进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大有希望的未来,可是,技术异化、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
当代西方文化中,幽默感被普遍视为是颇受欢迎的、甚至是美德的一种人格特征。国外有关幽默感的研究比较丰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使得幽默感的研究越来越系统化。对国内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