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和β-葡萄糖苷酶BglS的糖基化修饰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不仅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一类功能性基团对一些生物分子进行修饰,影响这些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糖基化修饰是植物次级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后修饰之一,能够改变次级代谢物的水溶性、亚细胞定位和生物活性。糖基化修饰也是研究较为深入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之一,在蛋白折叠、质量控制、分泌及活性维持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围绕三萜化合物和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开展研究:解析三萜化合物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合成途径中的糖基化修饰步骤;研究N-糖基化修饰对β-葡萄糖苷酶BglS折叠、分泌和酶学性质的影响。  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绝大多数人参皂苷是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元原人参二醇(protopanaxadiol,PPD)和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PPT)经过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糖基化修饰后的产物。PPD和PPT的合成途径已经解析清楚,而后续步骤涉及到的UDP-糖基转移酶(UDP-glycosyltransferase,UGT)还没有报道。本实验室前期克隆并鉴定了1个UGT,UGTPg1,能够位点特异性地催化PPD及PPD型皂苷Rh2和Rg3的C20-OH糖基化修饰分别生成人参皂苷Compound K(CK),F2和Rd。本研究证实了UGTPg1还能够区域特异性地催化PPT的C20-OH糖基化修饰生成人参皂苷F1。在克隆UGTPg1编码基因的过程中,我们还获得了四个与UGTPg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非常高(>84%)的UGT编码基因。其中,UGTPg100能够催化PPT和F1的C6-OH糖基化修饰分别生成Rh1和Rg1。UGTPg101先催化PPT的C20-OH糖基化生成F1,再对F1的C6-OH进行糖基化生成Rg1。而UGTPg102和UGTPg103没有检测到酶活性。  通过蛋白同源建模和氨基酸定点突变,我们揭示了影响UGTPg1和UGTPg100催化活性和底物区域特异性的部分氨基酸位点。UGTPg1的H144位点氨基酸的替换改变了其催化功能:突变蛋白UGTPg1-H144F能够同时催化C20-OH和C6-OH的糖基化修饰,而UGTPg1-H144Y却没有酶活性。突变蛋白UGTPg1-H82C以及UGTPg1和UGTPg100的嵌合体蛋白Chi_6能够同时催化PPT的C20-OH和C6-OH糖基化生成F1和Rh1。A142,L186和R338对UGTPg100的催化活性至关重要,并且R338/339在UGT71亚家族中是非常保守的。  此外,我们还构建了能够合成人参皂苷F1或Rh1的酿酒酵母细胞工厂。通过对转化子的筛选,ZW-F1-17和ZW-Rh1-20合成F1和Rh1的产量最高,分别为42.1 mg/L和92.8 mg/L。不同于PPD型人参皂苷CK,绝大部分PPT型人参皂苷F1和Rh1都会被酵母细胞分泌到发酵液中,这可能是由于PPT上额外的一个羟基增强了相应皂苷的水溶性。  糖基化修饰也是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主要类型之一。我们将士曲霉来源的一个β-葡萄糖苷酶BglS,分别在里氏木霉和巴氏毕赤酵母两个真核宿主中进行异源表达。在巴氏毕赤酵母中,BglS的四个预测的N-糖基化修饰位点都被高甘露糖型糖链修饰;而在里氏木霉中,仅N224位点被高甘露糖型糖链修饰,其他三个位点的N-糖链只有一个N-乙酰葡萄糖胺。在巴氏毕赤酵母中表达的BglS被过度糖基化修饰,其酶活力、热稳定性以及与底物的亲和力都相对较低。而里氏木霉中适度的翻译后和分泌后N-糖基化修饰使其成为异源表达BglS的具有优势的宿主。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一条N-糖链对BglS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都有贡献,但N224位点的糖链很可能参与了BglS的正确折叠。  综上所述,本研究克隆并鉴定了3个参与PPT型人参皂苷合成的UGTs,解析了人参皂苷的合成途径中的部分糖基化修饰步骤。通过构建合成人参皂苷F1和Rh1的酿酒酵母细胞工厂,为稀有人参皂苷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具有潜力的方法。这些UGTs蛋白同源建模和定点突变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UGT71亚家族UGTs与催化活性和底物区域特异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对BglS的糖基化修饰研究提示我们里氏木霉是具有适度糖基化修饰系统的真核表达宿主,并且N224位点糖链重要功能的揭示有助于我们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设计和改造,以提高其分泌量和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是一个快速而有序的过程。从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ICM)形成到胚胎着床的过程中,内细胞团细胞发育分化为上胚层(Epiblast)。上胚层经原肠运动分化成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选择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调查分析高山冻原植被群落的基础上,用野外调查测试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分室模型探讨了碳、氮、硫、磷4种元素在长
新生神经元正确的极化和迁移对于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环路的建立至关重要。至今,PIWI蛋白仍然多被认为局限表达于生殖系统及一些癌细胞中,主要参与精子的发生,干细胞命运维持
抗癌药物口服是目前国内外医药界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为了研究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本文建立了Caco-2细胞单层模型模拟小肠,制备了长春碱纳米微粒,并对其在Caco-2单层的吸收过程进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和产量等几乎所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都形成感知环境温度变化的信号通路,并调整自身的代谢和细胞功能,防止环境胁迫造成的机体
本文通过酵母双杂交,以MST1为诱饵,得到22个Salvador的片断,表明哺乳动物的MST1和Salvador能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相互作用。  本文通过Dvl的各个片断及豆蔻酰化形式来进一步研
传统能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加剧使用,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已经不可小觑。在全世界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新能源发电技术特别是光伏发电技术在电力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光伏功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造成电网无法安全稳定地运行。因此,光伏功率的预测对光伏发电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光伏功率的波动性分析、光伏功率异常数据识别、短期光伏功率组合预测以及光伏功率预测误差分析等几个
超高压、大容量电网通过安装并联电抗器补偿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容性功率,避免输电线路在空载或轻载状态运行时,末端出现电压升高现象。电网是一张动态平衡的网络,需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投入或切除并联电抗器以得到最佳的补偿效果。传统方法在切除并联电抗器时易出现重燃等电磁暂态现象,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电力开关朝着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相控技术成为消除此类电磁暂态现象、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方法。相控开关
奥沙利铂属第3代铂类化合物,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细胞DNA双链,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发挥细胞毒作用.奥沙利铂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作用,在转移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