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大约30%的病人在发病初期死亡,10%的病人死于其后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其总体死亡率高达50%。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约占所有中风疾病的5-7%,全世界的发病率大约为10/10万人。大多数患者死亡发生于疾病早期,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并发急性脑积水后导致的颅内压急剧增高。进一步的基础研究表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是导致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早期脑损伤是指从蛛网膜下腔出血开始至72小时这一时间窗之内的脑损伤,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目前的研究认为早期脑损伤主要与颅内压升高、脑血流量降低、脑灌注压下降、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等有关,同时还有很多研究证据表明凋亡是早期脑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因,神经元与内皮细胞的凋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均有报道,而且均与脑水肿密切相关。肿瘤抑制因子p53是非常重要的凋亡调控因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现p5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p53又是最早被发现能被乙酰化调节而且非组蛋白的蛋白质,当p53末端的赖氨酸被乙酰化,将激活p53增强其对下游分子的转录,比如Bax, Puma, Noxa, Bid等凋亡促进分子从而起到促进凋亡的作用。关于p53乙酰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乙酰化作用能在同一赖氨酸位点与其他蛋白修饰作用竞争比如泛素化和甲基化,从而调节其转录的活性甚并起到进一步调节生物功能的目的。以往的实验证据表明蛋白的乙酰化依赖于去乙酰化酶家族分子的作用,p53的去乙酰化调控就是依赖于去乙酰化酶的作用。Sirtuins家族属于Ⅲ类去乙酰化酶家族,它能够对组蛋白或非组蛋白去乙酰化。SIRT1是哺乳动物sirtuins家族成员中研究最多,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其在多种生理或者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除了能够对H1、H3和H4去乙酰化之外,它还被发现能对p53、NF-κB、FoxO等转录因子去乙酰化,因此在理论上SIRT1能够通过对上述蛋白乙酰化状态的调节而具有调节细胞周期,凋亡和肿瘤抑制的作用。很多体外或者体内研究证实SIRT1能够通过对重要分子去乙酰化的调节而对心脑等器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化合物,在多种植物中含量很高比如葡萄皮中,同时它也是SIRT1的一种激活剂,在许多研究中它被发现能够具有类似于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带来的生物体生命周期延长的作用。相反sirtinol是SIRT1的抑制剂,在多个研究中通过抑制SIRT1的活性来验证SIRT1在不同生物或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本研究将观察SIRT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后其表达调控情况以及其对神经元凋亡、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然后通过激活与抑制SIRT1来进一步阐明SIRT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实验方法第一部分首先采用颈内动脉线栓穿刺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SAH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又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h组(SAH 6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4h组(SAH 24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48h组(SAH48h组)。通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水含量测定检测脑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SIRT1的表达和凋亡相关蛋白(p53及其乙酰化状态)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细胞数目。第二部分1.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溶剂组(SAH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藜芦醇预处理组(SAH+RES组)(模型制作前48小时开始每日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0mg/kg))。通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不同部位脑组织的脑水含量测定检测早期脑损伤程度。2.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溶剂组(SAH+SOL),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藜芦醇组(SAH+RES),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藜芦醇+脑室DMSO组(SAH+RES+DMSO)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藜芦醇+脑室sirtinol组(SAH+RES+SIR).白藜芦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制作前48小时腹腔注射100mg/kg, sirtinol为脑室注射10ul, Sham组除不刺穿颈内动脉外其余操作与SAH组相同,(SAH+RES+DMSO)组脑室内注射与sirtinol等体积DMSO.然后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制作完成后24小时采集数据:神经功能功能缺陷评分,不同部位脑组织的脑水含量测定,Evans blue评估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ZO-1、Occludin、cluadin5、SIRT1、凋亡相关蛋白p53及其乙酰化状态和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下游调控蛋白(Bax, Puma, Noxa, Bid)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h内大鼠的脑水含量上升程度和神经功能评分下降程度在24h时达到最大值,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IRT1在24小时达到低谷,此时p53表达达高峰,其乙酰化水平达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4h,脑组织TUNEL阳性标记的凋亡细胞数增力口,TUNEL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共荧光定位,提示凋亡在神经元细胞发生。第二部分1.蛛网膜下腔出血24小时后通过脑水含量及神经功能的评估发现白藜芦醇预处理缓解了左右脑半球脑水含量的上升和神经功能缺陷,白藜芦醇预处理降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的死亡率。2.蛛网膜下腔出血24小时后观察发现白藜芦醇预处理缓解了左右脑半球脑水含量的上升和神经功能缺陷,而sirtinol逆转了白藜芦醇的作用。通过测量脑组织Evans Blue的含量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严重破坏,白藜芦醇预处理保护了血脑屏障(减少Evans blue渗出),而sirtinol作用以后原本减少的Evans blue又增多了,说明其逆转了白藜芦醇的血脑屏障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4小时ZO-1、Occludin. Claudin5等紧密链接蛋白表达下降是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的直接原因之一,白藜芦醇预处理能上调其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但使用了sirtinol之后白藜芦醇上调上述紧密连接蛋白的作用被逆转。在SIRT1激活方面的作用,白藜芦醇预处理使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IRT1表达下降得到减轻,而sirtinol能够反转白藜芦醇对SIRT1表达上调的作用;同时白藜芦醇能够明显减少p53和乙酰化p53的水平,降低了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而Sirtinol则逆转了白藜芦醇下调p53、乙酰化p53和激活的caspase3的作用。进一步通过TUNEL和NeuN免疫荧光共定位方法检测凋亡神经元数目发现,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凋亡神经元数目,sirtinol抑制了白藜芦醇的减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白藜芦醇预处理明显减少了BaxmRNA水平,其余几个凋亡相关蛋白的mRNA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未发现统计学差异;而sirtinol明显抑制了白藜芦醇对Bax mRNA水平下调的作用。结论第一部分大鼠颈内动脉穿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返现脑水肿、p53和乙酰化p53均在24小时达到高峰,神经功能缺陷明显,而SIRT1在此时最低,结合神经元凋亡情况,提示SIRT1可能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相关的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第二部分白藜芦醇预处理能够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减轻脑水肿;通过白藜芦醇预处理和sirtinol逆转白藜芦醇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其血脑屏障保护可能是通过上调ZO-1、Occludin、Claudin5等紧密连接蛋白而起作用,同时白藜芦醇上调了SIRT1的表达水平,降低了p53和乙酰化p53的水平,激活的caspase3也下降了,免疫荧光检查也证实白藜芦醇预处理使凋亡的神经元细胞减少;相反使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在各方面抑制了白藜芦醇的神经元保护作用,脑水肿减轻被逆转、减少的Evans blue渗出又开始增多、被白藜芦醇减轻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再次加重,分子检测方面ZO-1、Occludin、Claudin5等血脑屏障相关蛋白再次下调,SIRT1表达水平低于单独白藜芦醇预处理、p53和乙酰化p53水平转向增高,凋亡神经元数目增高。通过使用SIRT1增强剂和抑制剂从神经功能、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检测,进而在信号通路等分子水平说明SIRT1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进而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商务微课平台逐渐应用完善,有效的满足了现阶段的学习实践需求。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背景,合理开展平台推送,本文主要对移动商务微课服务平台的优势开
位于川藏公路的102滑坡群以2#滑坡的规模最大,在上世纪50年代公路修建初期,该滑坡就有变形的迹象,1991年2#滑坡整体滑动.该滑坡在强烈的自然营力作用下,对公路仍有潜在危害.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使得移动基站在生活当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旦移动基站在建设过程当中留下隐患,就很有可能会使得基站投入使用之
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商务,尤其是大学生。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求,这就给校园在线购物系统的发展提供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技术也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而这些新颖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了人们的信赖与肯定。在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中,常常会因为设备紧张,机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中职院校的一项重点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同时,为社会输出高品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提升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师
将不同单质机械混合,在不增加注入机离子源数目的基础上实现了不同离子的共注入.发现C+W离子共注入使H13钢表面强化,硬度和抗磨损能力提高,且注量的增大加强了这种强化效果.共注
大型塔器裙座直径较大,结构较紧凑,焊接量较大,塔器裙座基础环板,特别是铝合金材质的基础环板,在焊接时极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在与塔体组合后,塔器垂直度超标。增加了设备安
2020年7月8日,第22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2020上海P&l)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国乐凯携专业人像相纸和智能影像工厂亮相本届展会。超过200平方的开放式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海明威自己曾承认过,如果一个故事能用短篇写出来,那他绝不会把它写成长篇,他的长篇实际上都是一个大号的短篇,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主题单一,在应该结束之处立即结束。   在海明威写完《老人与海》以后,福克纳写了一个短评,最后一句话是:“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与怜悯着海明威的那个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