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漫步—录像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录像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复杂多元的表达体系在当代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时间和空间的介入更是丰富了录像艺术表达的视觉语言。录像艺术的语境表达作用于观看者的个人意识,而这种个人意识又从录像艺术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中产生。时空性不仅在录像艺术作品的主题中反复出现,而且还是录像艺术的本质特征。本文试图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来探究录像艺术的时空性特征,再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论述其空间性的四个特征,即装置空间构成、空间的本体、虚拟空间和空间中的身体承载,以及录像艺术时间性的两个阶段:真实的时间和非线性时间,文章最后还构想了录像艺术未来的时空性,以此来探索录像艺术发展趋势的更多可能。
其他文献
环境史是正在构建及完善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史料学是其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建立于传统史学基础上却又突破其框架及范式,具有既普遍又特殊的特点及视域。环境史史
<正>一、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收录在沪教版七年下册第9课的一篇精美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调叙述了一件生活小事:母亲三番两次恳求带我去北海看菊花,只为我能像菊花那样
这篇论文探讨录像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如何以文化代理的身份发挥特殊的作用。在二十世纪90年代,官方和地下(非官方)的先锋艺术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录像艺术充当了
当代文学期刊在某种意义上是当代文学史的草稿。当代文学期刊的总体格局对当代文学生产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发展与变迁,无法脱离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
以1900-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历史资料为研究依据,通过频次、年份的分析,直观呈现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次分布图。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特点进行
<正>中小学合唱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内容,不但对于培育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培养学生高雅审美趣味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对于具体音
目的探究分析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经过静息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有明显变化患者共100例,以患者是否演化为典型心
<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
<正>"纲要信号"图示法是由前苏联沙塔洛夫创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自定义"信号"组成教学图表,把所讲述的内容重点突出、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
目的通过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总结出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46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资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