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亲群体的持续联结与延长哀伤的关系及意义建构的中介作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失去生命中关系亲密的重要他人(亲属、伴侣、朋友等),会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痛。丧亲会干扰到当事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甚至有可能颠覆原先对自己、他人或者世界的理解,消解丧亲者的部分人生意义。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谈论“死亡”成为一种讳莫如深的禁忌,更会令丧亲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哀伤深渊。然而死亡并不能真正切断生者对逝者的依恋,与逝者保持持续联结是哀伤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现象。方法:本研究在综述持续联结、延长哀伤及意义建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回译法在168名有过丧亲经验的群体中修订《压力生活经验整合量表》(ISLES),此后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和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考察了国内446名丧亲群体的持续联结策略和延长哀伤程度的现状,并考察了一些常见的人口学变量及与丧亲有关的变量对持续联结和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揭示了丧亲群体的哀伤后适应现状,为国内丧亲与哀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结论如下:(1)持续联结在丧亲者与逝者的关系类型、亲密程度、逝者享年、死亡原因以及情感/社会退缩等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延长哀伤在丧亲者性别、婚姻状况、逝者性别、离世可预料性、与逝者的关系类型、亲密程度、逝者享年、死亡原因、丧亲时长、情感/社会退缩等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意义建构在丧亲者性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离世可预料性、与逝者关系类型、亲密程度、逝者享年、死亡原因、情感/社会退缩等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4)持续联结显著正向影响延长哀伤,意义建构显著负向影响延长哀伤,持续联结与意义建构、延长哀伤之间两两相关。(5)意义建构在持续联结与延长哀伤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在吸声覆盖层水声声管测试的实验研究中,覆盖层背衬的选择对测量结果有重大影响。在我们二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吸声覆盖层声学特性的传递函数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背衬对吸
水声高速相干通信中使用自适应均衡对抗信道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码间串扰。目前,1/2分数问隔采样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几种自适应算法在此种均衡器
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persistent 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 of infancy, PHHI)是在临床表现、组织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病因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均较罕见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