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赤峰城镇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峰城镇是在乌兰哈达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移民进入和农业发展的产物。清初,随着国家的统一,元末以来蒙汉政权对峙局面结束,为蒙汉人民之间恢复经济文化交流和长城内外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赤峰成为汉族移民最早进入的地区之一。汉商的频繁活动和清朝统治者的地方设置直接促进了赤峰城镇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清代赤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仅是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内地与蒙古地区之间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枢纽。长久以来,赤峰的商业贸易在连接京津、东北与蒙古各地的物质交换方面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中转作用。 赤峰作为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商业重镇,其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其他城镇发展的一般模式。因此,研究赤峰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典型的意义。 笔者在认真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历史学实证研究方法对十八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赤峰城镇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和影响作初步的论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文由序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叙述了清初昭、卓两盟农耕的发展和乌兰哈达集的形成;第二章为赤峰城镇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第三章为赤峰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和局限。
其他文献
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相继遭遇到窘境之后,终于意识到在这种非对称冲突中,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所能带来的作战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并且这种优势可能更有利于对手。从巴以冲突、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