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最基本的发病因素是由于冠状动脉口径变窄(原因有冠脉痉挛、冠脉粥样硬化、瘀血块堵塞等),导致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氧自由基、能量馈乏、钙超载、酸中毒和免疫损伤等因素在心肌缺血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垂体后叶素(pit)诱导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由于操作简便、可靠性好,在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所查文献中未见有关该动物模型缺血心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报道,而研究该动物模型缺血心肌蛋白质组学变化规律,除可进一步阐明缺血心肌的损伤机制外,还有助于阐明抗心肌缺血药物(如消心痛、四逆汤)的机理.本研究拟达到以下目的:1.研究垂体后叶素诱导NIH小鼠缺血心肌的蛋白质变化谱,为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建立基础;2.阐明消心痛、四逆汤等药物干预缺血心肌的蛋白质组学变化;3.从蛋白质组学角度阐明四逆汤配伍规律,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探素一条新思路.实验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模型组、消心痛组、四逆汤组、附子组、附子+干姜组、附子+甘草组、干姜+甘草组共8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蒸馏水,其余各组灌服相应药物,连续给药5天后腹腔注射乌拉坦(2g/kg)麻醉,用BL-Century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小鼠心电图,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u/kg),50min后快速取左心室肌组织,用预冷心肌清洗液冲洗去血渍,保存于液氮待测.提取心肌总蛋白质,采用Bradford法定量总蛋白质含量.利用二维等电聚焦电泳分离总蛋白质,考马斯亮兰染色,PDQuest7.1.1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二维电泳图谱,然后经基质增强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 MS)或与标准图谱比对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质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