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分级编码的无线Mesh网络视频传输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Mesh网络(WMN)是一种新型的宽带高速无线多跳网络,它融合了WLAN和Ad hoc网络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多媒体是它的主流业务,如何在WMN中可靠地传输宽带视频业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JVT组织将可分级视频编码(SVC)作为H.264标准的扩展,以更好地适应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需求。   本文考虑到H.264/SVC优越的编码性能和灵活的可分级性技术,是解决视频在WMN中可靠传输的有效措施之一。结合WMN的网络特性、传输协议和可分级编码的特点,采用两种跨层设计方案,以提高WMN中压缩视频流的传输质量。第一种方案是借鉴自下而上的跨层设计方法,利用IEEE802.11MAC层的ACK应答帧对发送端MAC层的收包率进行统计,通过统计结果来估计信道误码状况,并根据信道估计来调整分级视频的传输,以达到分级视频与信道状况大致匹配的目的,优化视频传输效果。通过NS2仿真实验验证了该信道估计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视频传输的QoS参数,得到最佳的匹配方案;根据该方案进行视频传输测试,仿真实验获得的数据初步证明了该方法对视频传输质量的改善。第二种方案是借鉴自上而下的跨层设计方法,考虑将分级编码中不同层次数据的重要程度,与802.11e EDCA协议中提供的QoS优先级相结合,采取一种针对分级视频传输的跨层映射方案,使重要性不同的层次的数据对应不同优先级的信道接入参数集,从而实现对分级视频的不等保护,提高了视频在WMN中传输的可靠性。通过对不同序列在不同拓扑环境下的NS2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在保护重要数据方面的有效性。本文对两种方案的结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实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中不可避免会引入噪声和干扰,所以要实现可靠通信就要考虑信道编码的问题。Turbo码以最接近Shannon限的特性被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定为纠错码标准之
日渐发达的科技社会中,如何让机器代替人类来处理各类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而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也从字符来到了图片甚至是动态图像,故而对图像中信息的判定和识别
高分辨距离像(HRRP)一直以来都是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实际录取的HRRP信噪比往往较低,因此噪声稳健成为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研究工作的重要部
嵌入式技术及其产品的快速成长是近年来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嵌入式系统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随着Internet技术的成熟和带宽的提高日益突出。作为有线联网方式的补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IPv6势必会取代IPv4。而IPv6与具有自组织自管理功能的Ad Hoc网络的结合也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对基于Ad Hoc网络的移动IPv6及其切换算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
传统凝视成像雷达主要是采用实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通过波束形成产生较窄波束对目标场景进行照射,从而对目标场景进行成像。其中,分辨率是衡量成像雷达性能的重要标志,根据瑞利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主动式微波遥感的一种,是遥感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SAR具有分辨率高、穿透性强、全天时、全天候等特点,使得它可以在不同
电子纸的优越性使它在近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纸产品出现在市场中。但是,这些电子纸产品(比如电子书阅览器)大部分都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因为目前的电子纸屏幕
软件无线电已成为当今及未来无线电系统研究及发展的方向,其核心思想是在通用的硬件平台上,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解决传统通信系统体制不统一,协同通信能力差的
实时数据库是工业企业自动化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在电力企业等流程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是在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某公司合作开发的GDREAL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