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能源发展战略,“碳中和”为能源发展目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充电桩在低压配电网(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LVDN)中接入,间歇性电压越限将成为其安全运行的主要挑战之一,而LVDN电压管理的支撑基础是拓扑智能识别。因此,LVDN拓扑智能识别和电能质量管理成为电网行业促进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并网以及打造高质量现代供电服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707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33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能源发展战略,“碳中和”为能源发展目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充电桩在低压配电网(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LVDN)中接入,间歇性电压越限将成为其安全运行的主要挑战之一,而LVDN电压管理的支撑基础是拓扑智能识别。因此,LVDN拓扑智能识别和电能质量管理成为电网行业促进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并网以及打造高质量现代供电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需求。本文基于LVDN中的用电量测数据,围绕LVDN的“变-相-线-户”关系识别和电压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LVDN变户关系识别中数据区分度和数据噪音对识别效果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驱动的变户关系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潮流模型,推导了与变户关系相关的先验知识;其次,联合Z-Score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特征提取处理,以放大数据间的差异并削弱数据噪声的影响;进而,建立了综合利用有关靠近配变首端和非靠近配变首端用户的电压关联特性的知识驱动变户识别模型。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探讨了所提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相比已有方法,所提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变户关系识别准确率,且对数据区分度和噪音有较好的鲁棒性。(2)针对LVDN相-线-户关系识别中用户用电特征多样性考虑不足影响识别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空房用户自适应聚类的相-线-户关系识别模型。首先,基于节点电压时空分布规律,推导了用户间的关联特性,进一步提出了可将空房电表与用电电表相关联的用户自适应聚类方法;其次,构建了以低压母线与所连接电表电流之和的差值最小化为目标的识别二次规划模型;进而,设计了基于蒙特卡洛的识别结果概率分布模型,提升识别算法对电表计量误差的鲁棒性。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探讨了阈值系数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在存在空房用户和电表计量误差的用电特征多样性场景下,所提模型可以达到更高的LVDN相-线-户识别准确率。(3)针对LVDN相户关系识别中数据质量对识别效果的显著影响问题,提出了考虑数据不完整性的相户识别多维校正改进方法。首先,基于LVDN节点电压特性,推导了低压用户和母线间的多维关联特性;接着,结合定位指标和多维关联特性,刻画了可修正远离低压母线用户的相序连接关系的多维校正理论;进而,综合多种相序识别理论,构建了面向数据不完整的多样化相户识别模型和方法。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探讨了阈值系数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在数据不完整情况下,本文所提多维校正改进方法相比已有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相户识别准确率。(4)针对LVDN电压幅值和三相不平衡越限治理中手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充分调动居民需求侧资源潜力的思路,建立了基于温控设备(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able appliances,TCA)多目标电压管理优化模型。首先,建立了电热水器和空调在LVDN电压管理中的响应模型;其次,构建了以最小化需求侧响应成本、网络损耗和用户不舒服性为目标,用户的热水器和空调用电功率作为决策变量的LVDN电压管理多目标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电网企业调节成本、用户舒适性,将LVDN所有节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幅值控制合格范围内,并提高LVDN对光伏并网容量的耐受渗透比。论文研究成果丰富了LVDN拓扑智能识别及电压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推动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用户用电体验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离散随机系统因为其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学者关注,而离散随机系统的控制和滤波问题也因此成为控制理论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针对线性离散随机系统,引入了其三种二阶矩状态转移矩阵,并通过所得的状态转移矩阵的形式,给出了系统二阶矩有限时间稳定、均方稳定、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建立状态转移矩阵与新型Lyapunov函数之间的联系。随后该方法被成功地推广到线性
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然而如何推动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却成为难以破解的问题。在当前,新兴数字技术正广泛地变革生产制造方式,数字赋能正成为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驱动原有商业模式的优化,促进商业模式的拓展,甚至重构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数字赋能如何赋能以及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仍未获得充分探讨。究其根源,新兴数字赋能现象的理论化程度较低是关键所
环氧树脂基混凝土是以环氧树脂为粘接剂、级配碎石为骨料的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由于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候性,环氧树脂基混凝土得到了工程界的青睐,在桥路面铺装、铁路轨枕和机械基础中得到了应用。在这些工程实践中,环氧树脂基混凝土普遍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和恶劣气候环境中。研究环氧树脂基混凝土在多轴荷载和气候条件下的损伤行为,对充分认识环氧树脂基混凝土的失效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细观结构的数值仿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发展迅速,河口及近岸海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珠江流域是我国第二大流域,珠江河口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区域内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在水安全方面面临诸多问题。诸如:由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微塑料等几大类污染物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由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高,使得水葫芦肆虐,造成的水生态问题。这些污染物对水质退化造成很大影响,当前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
锂硫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等优点使其有望成为下一代新型电池体系。尽管具有这些优势,锂硫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硫和放电最终产物硫化锂均为电子和锂离子的绝缘体,这显然不利于硫的高效利用。其次,硫正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会产生一系列易溶解于有机电解液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由于多硫化锂溶解引发的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和差的循环稳定性。此外,硫正极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巨
近年来,有机光伏器件由于具有质轻、低成本、可大面积溶液加工等优势,引起了全世界很多课题研究组的关注。随着新型给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不断开发,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逐年提高,单结器件最高效率已经超过18%,为未来大规模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水/醇溶有机共轭材料,因其独特的溶解性,能够很好的避免多层薄膜加工时的互溶问题,以及其优异的界面修饰性能也被广泛的研究。在本论文中,本人主要研
计算机视觉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计算机能够跟人类视觉系统一样,具有运动感知、物体识别和场景理解等基本功能。视觉目标跟踪就是为了实现运动感知功能,近二十多年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视觉目标跟踪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视频监视和交通场景理解等领域。尽管已经提出了许多目标跟踪方法,但是由于部分遮挡、背景杂波、照明和视点变化等因素,设计鲁棒的跟踪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研究工作仅涉及单目可见光图
随着5G/6G时代的来临,由于具有绝对带宽宽、保密性好和传输质量高等特性,毫米波必将在无线通讯领域大放异彩。贴片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易集成和低成本等优势,因此非常适用于毫米波天线的设计。但单模贴片天线的带宽通常较窄,无法满足宽带毫米波移动通讯系统的应用需求。利用单个贴片自身的两个或多个谐振模式,可有效拓宽贴片天线的阻抗带宽。但就单贴片的谐振模式而言,存在TM10/01与TM30/03模式之间
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处置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表明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富氧燃烧技术是采用高纯度的氧气代替助燃空气,同时辅助以烟气循环的燃烧技术,可获得高达富含80%体积浓度的CO2烟气,是十分有前景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之一而备受研究学者的关注。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耦合富氧燃烧的技术优势可实现大规模的碳减排。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复杂多变、城市生活垃圾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