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九十年代初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资本市场的发展没有经过西方资本市场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国情,导致我国目前一些基础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全,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这就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针对我国一些ST上市公司频繁被特别处理的现象,本文认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并不是终点,盈余管理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因此只有透过盈余管理,深入企业内部,探讨公司治理,找到我国ST上市公司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才是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本文结合运用规范研究和描述性统计研究这两种方法。首先,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评述盈余管理的内涵、条件,讨论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并对我国ST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行评析。其次,辅以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描述统计方法,通过选择与所选ST上市公司行业相近、规模相当的非ST上市公司进行对比,总结出ST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最后,探讨公司治理的哪些方面有助于改善管理,提高企业发展的后劲,帮助公司彻底摘掉ST的帽子,并为改善ST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   一、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涉及到公司治理问题。   二、非民营ST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   三、ST公司的十大股东中难觅机构踪影。   四、ST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比例过低。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电信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世界电信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发凸显,电信运营企业变革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电信运
随着“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但现在有些企业在使用和激励员工时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知识已经取代土地、资本和劳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隐性知识,被普遍认为在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普遍认为,对企业员工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使之成为组织的隐性知识,需要隐性知识在企业内广泛的传递与分享。然而,必需指出的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隐性知识传递过程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