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麦纹枯病菌变异和品种抗性遗传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7~1999年采集的湖北省各主要麦区(襄樊、黄冈、荆州、宜昌等地)小麦纹枯病病株标样上分离到丝核菌65株,其中双丝核菌43株,多核丝核菌22株.分别与双核和多核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国际标准菌株配对测试表明,湖北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属于Rhizoctonia cerealis的AGD(CAG<,1>)融合群和Rhizoctonia solani的AG<,5>、AG<,4>、AG<,2-2IIIB>、AG<,1-IC>融合群,相应菌株数分别为43、12、6、2、2.各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菌丝融合群间致病力不同,AGD、AG5、AG4、AGAG<,2-2IIIB>、AG<,1-IC>融合群的平均病级值分别为:2.38、2.15、1.04、0.44.对湖北麦区小麦纹枯病原菌的5个菌丝融合群的标准菌株及11个代表菌株,在17℃、23℃、30℃条件下测定了其培养特性.在23℃条件下,小麦纹枯病原菌生长速率最快,形成菌核所需时间最短,约5-12d,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与其代表菌株培养性状一致,亲缘关系较近.1998~2000年度对548份小麦材料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其中中抗材料98份,占17.9﹪,中感材料326份,占59.5﹪,感病材料124份,占22.6﹪,没有发现高抗和免疫材料.2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的鉴定结果表明:品种之间抗感性差异明显,年度间抗性表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且田间与室内抗生表现基本一致.南阳820-505、S048和鄂恩1号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宁9144、周麦11号、黄冈8143等1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
其他文献
利用1对特异引物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及疫霉属(Phytophthora)部分真菌和常见土传真菌12个种的14个菌株的18s rDNA(即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
作为中国美术四大门类之一,版画是最古老的但也是最年轻的画种。版画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但是,随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整体调整,版画的特色日益彰显出来,正逐渐成为非充满活力的一个画种。版画与一般绘画不同,是因为它使用特定的板材、工具与印制的特点所决定的,版画自身的局限性反而成就版画的艺术特色。我认为,版画创作中有许多可以深入探索的方向,并且以很大的包容性、最广阔的空间给创作
期刊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ǖbner)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在我国,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甜菜夜蛾逐渐成为危害一些农作物,特别是多种蔬菜的重要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造成
为了探明丽蝇蛹集金小蜂如何调控寄主免疫的机理,本论文就该蜂毒腺结构,毒液成份以及寄生对寄主血细胞数量和组成,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组份、含量,以及糖含量的变化作了初步的研究,结
法医昆虫学(forensic entomology)是指利用嗜尸性昆虫在尸体上的演替规律来推测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一门新兴学科。鉴于青岛地区法医昆虫学的研究仍是空白,作
在真核细胞中,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体(the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包含5个不同生化特性的复合物:ESCRT-0、ESCRT-I、ESCRT-II、ESCRT-III与Vps4。
黄腹潜蝇茧蜂Opius caricivorae Fischer是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dchard幼虫-蛹期的一种重要内寄生蜂。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上的美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