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金融创新发展对于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继国务院批复建立上、广、深、津四处自贸区之后又批复了辽、浙、豫等八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立。金融创新的区域特征加深了动态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区域间金融发展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不再仅限于金融资源、人才技术、商品物流等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更加依赖于金融创新在技术、产品、制度、结构等方面的空间辐射、空间涓滴等空间关联效应;基于此文章对我国省级区域金融创新的空间效应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文章在梳理了国内外专家的相关研究之后,基于金融创新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界定了区域金融创新空间效应的概念,结合增长极理论和金融中心理论阐述了区域金融创新空间效应的产生机制及传导机制;并在以上理论与计量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先应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对我国区域间金融创新能力的空间效应进行验证,再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金融业创新能力和银行、保险创新能力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路径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我国邻近地区区域间金融创新能力存在核心式路径下的空间扩散效应;其中各省(市)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创新能力作用于邻近地区的空间扩散效应强于空间极化效应。地缘结构区域间金融创新的空间效应存在等级式路径下的空间涓滴效应,高梯度地区的金融创新能力提高向低一梯度的地区扩散;其中各省(市)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作用于周边地区的等级式空间涓滴效应强于空间极化效应。中心-外围结构区域间金融创新存在跳跃式路径下的空间辐射效应;其中各省(市)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中心区对外围区有正向空间辐射效应;金融机构聚集区形成金融机构中心区,中心区凭借规模效应实现了更强的金融机构创新力,并通过空间辐射作用于金融机构创新力较差的地区。另外,我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空间效应除受到内生性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外生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水平、外商投资具有核心路径下的空间扩散效应,城镇化、政府支持等因素具有核心式路径下的空间极化效应,且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极化效应和技术提升的空间扩散效应还存在等级式作用路径。
其他文献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10余年开拓创新,有力推动了深圳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园区。
本文回顾了近15年来关联理论运用在中国翻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归纳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两个主要观点及争论的焦点。厘清关联理
引进12种农药在温室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喷雾防治,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500 g/L异菌脲可湿性粉
食糖是我国四大重要农产品和三大经济作物之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由于糖料生产投入大,成本收益率低等影响,我国食糖长期呈现产不足需、
阐述了道德冷漠的内涵,指出大学生道德冷漠的具体表现,从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家庭教育不健全、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道德冷漠的成因进行探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高速发展,各大运营商都建设了覆盖范围广泛、传输容量巨大的多厂家、多制式传送网。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业务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设备厂家的EMS和SNMS已经
【本刊讯】春末夏初,随着气温升高,铁路沿线运输环境变化较快。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每年都会利用这个时间段对铁路相关设备进行大规模集中维修。
在现代社会,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中必不可少也尤为重要的部分。行政伦理因其公共性质必然代表着公共价值并肩负着公共责任。而行政人员伦理是行政伦理将其价值通过复杂繁琐的
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同时也应兼顾人文性与应用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遴选大学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