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诗歌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觏是北宋诗坛上很有特色的一位诗人,王士禛、陆瑶林、高天爵、钱钟书等都对其诗歌有很高的评价。但由于李觏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历年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多重视其政治思想,对其诗歌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基于此,本文拟以李觏的生平思想及其影响下的文学观念为基础,对李觏诗歌作一次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李觏的生平及思想。他出身平民,生活贫困,一生仕途不显,潜心儒学,以教生著述为生。他广泛结交友朋,在师友影响下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以复兴儒学为己任,主张通变救弊、经世致用。这些对他的文学观念有很深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李觏的文学观念。在北宋儒学复兴的思想背景下,他秉承儒家传统的文学观,重视文的政治功用和文对人的教化作用,反对浮丽文风;倡导风雅传统,要求诗文创作关注现实、具有批判现实精神;针对当时文坛陈陈相因的风气提倡诗文变革创新,反对因袭模仿。以此作为下一步论述的基础。第三部分:论述李觏诗歌的思想内容。由于李觏的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其诗歌思想内容洋溢着现实意义。有些诗歌针砭现实,揭露苛政和酷吏的横征暴敛,表现对军备废弛的忧虑,批判不良世风;有些诗歌体恤民瘼,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贤官良吏的期盼;有些诗歌宣扬儒教,张扬儒家经义和鼓吹士人节操;有些诗歌排斥佛老,揭露佛、道的荒谬和欺骗,批判迷信的虚妄和愚昧;还有一部分写景诗、咏物诗和咏怀诗抒写情怀,借江山之景抒发怀才不遇之叹、秋晚羁旅之愁、闲居赏景之乐及生活苦况之悲。第四部分:论述李觏诗歌的艺术特色。李觏追求创新的文学观念和“尚奇”的艺术个性,使他的诗“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钱钟书语),集中体现为构思奇特,用意出人;琢句炼字,生新奇巧。他以出人的构思、生新的词句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展现了多样的艺术风格:有的以奇警怪僻的字词、奇丽惊人的想象和刚健遒劲的笔力编织恢奇幻变的境界,展现了怪丽雄健的主体风格;有的以深情的笔触、曲折的表达寄托忧郁苦闷的情怀,展现了委婉含蓄的风格;有的以净化的情思、清爽的景物塑造清新自然的诗境,展现了明净清奇的风格;有的以讽刺的手法、活泼的语言表达对物态人情的观感,展现了戏谑诙谐的风格。第五部分是余论,探讨“觏在宋不以诗名”的原因。李觏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既与他身处社会底层的贫士地位有关,也与他重学术轻文学的创作观念有关,更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和当时的诗坛风尚有偏差。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冯骥才散文中所关注和表现人性、生命和自然之美等三个方面来纵向论述他对美的挽留和守护;将“记忆”与“时间”等作为横向思考,并结合近年来他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吴兴沈氏三先生指北宋的沈括、沈遘与沈辽。他们在政治上倾向于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有别于以欧阳修为首的嘉祜名士与苏轼主盟的元祜文人集体,三沈处于北宋文学发展承前启后的阶
目的温经颗粒功能益气健脾、温经散寒。由党参、黄芪、茯苓、白术、肉桂、附子、吴茱萸、沉香、郁金和厚朴等组成。临床用于寒湿凝滞所致的痛经取得了较好疗效。我们对其连续
本文是系统功能语法范式的研究。具体而言,是从参与理论角度研究文言短篇小说《叶生》的评价意义。本文所指的评价意义涵盖如下术语:人际意义、态度、立场等。评价意义是本文
梁实秋是活跃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评论家,出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文学界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他一个很好的评价。近年来对梁实秋的研究逐渐升温,出现了不少有创见的论著,但以
作为互联网以及共享经济时代的产物,共享玩具市场的发展契合我国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需求。当前我国玩具租赁市场起步较晚,城市覆盖率不高,社会接受度偏低,其运营模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严重,要求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是就业观念这一主观心理的改变是以一定的客
英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英国公民在18岁以前都可以免费接受教育。英国教育财政主要由中央财政负责,地方教育部门更多负责教学质量的提高。英国中央集权式的教育财政体制对英
沈从文与施蛰存作为“京派”文学的领军人物与“海派”文学的翘楚在新时期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位先生从性格气质、文坛经历到作品的题材选择与风格倾向等方面都呈现出
乐史是北宋初期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生于五代至北宋的大变革时代,是临川史上第一位进士,他一生勤奋,性好著述,创作了大量地理和文学作品,数量达千卷之多。他多次担任国家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