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形式,其中的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研究从咨询师的角度出发,探索咨询师在网络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面临的伦理问题和应对方式,了解他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讨论他们在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实践中的困难和疑惑,从而为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建立提供理论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采取“ 目的性抽样” 的方法,通过自愿招募的方式,选取了 11名 (包含预咨询对象)从事网络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进行访谈。根据已有网络心理咨询伦理的相关研究和文献,结合研究的问题和预访谈的反馈情况,拟定了一份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共进行了两轮,第一轮访谈时长约1-1.5小时,第二轮对部分受访者进行回访,追问了几个问题,时长约10-30分钟。对访谈内容转录后,运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提炼。最终得出以下发现:
  (1 )网络心理咨询中存在着和传统面对面咨询相似的伦理议题,包括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和保密性、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网络心理咨询的督导和培训、危机干预等问题。
  (2 )网络心理咨询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伦理议题,主要与网络心理咨询的特性和网络这一媒介的特性有关,包括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相关的伦理议题、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的伦理议题、网络心理咨询中的技术故障、来访者的行为、咨询师的不安全感和其他突发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3 )国内缺乏针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培训和督导,因此在面对伦理问题时,咨询师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以来访者的福祉为首要考虑因素,独自去摸索解决之道。
  (4 )受访咨询师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困惑有二,一是伦理意识如何落到实处,二是对伦理的度如何把握。
  (5 )受访咨询师具有一定的伦理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其伦理意识不能完全转化为伦理行为。
  (6 )当前国内网络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监管机制,咨询师对国内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评价不一。
  建议: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议题涉及多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咨询师的个人行为,而是受到整个行业发展瓶颈的限制。因此,需要建立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监管机制,完善对咨询师的奖惩机制,规范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的行为;不断完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并在伦理规范中增加对咨询师实践的指导,让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有据可依” 、“有据必依”,实现行业规范的他律和从业者的自律相统一;将伦理培训与学历教育、再教育培训等相结合,增强咨询师的伦理意识,帮助咨询师做到将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对民众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帮助大众更加理性地看待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正视对专业心理支持的需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研究主将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和选拔与人力资源概念相结合构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胜任特征模型。以朋辈心理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了BEI、工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分析明确胜任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特征因素的结构体系;设计自评问卷,用于预测,回收87份;将通过预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其做进一步分析;引入先前构建的模型结构,科
学位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处于社交情境时心里会产生害怕、畏惧等消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因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感知到自身有可能被其他陌生人关注而受到影响,是由具体情境所诱发,并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的一种情绪状态。解释偏向,是指个体倾向于用负面或者具有威胁性的形式对社交刺激做出不正确的解释,这种理解方式具有个人倾向性。过去关于解释偏向的相关研究都是将被试群体的选择重点放在大学生群体,对社交情境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研究也
学位
本研究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心理学理论等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BEI(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法等手段,选择普通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取134份胜任特征词开放式问卷,并根据绩效标准选取普通组和优秀组被试各15名进行BEI,根据结果进行分析,构建初始模型;其次,根据得出的11个胜任特征词编制预测版自评问卷并发放,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预测问卷的题目进行修改得到《普通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