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靖江市马桥镇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靖江市马桥镇地处江苏苏中地区,地势平坦,为沿江平原区。该区域水系发达,传统上是鱼米之乡,农村居民点以沿河为居为特点,呈现条块状的散居分布,居民点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低。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镇的辐射作用逐步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是当前马桥镇农村居民点发展的特点。因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居民思想意识等影响因素都对靖江市马桥镇农村居民点现状分布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条件等为主的自然因素对对村庄空间形态形成了约束。而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概括为农村居民点庄区位因素和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需要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相适应。居民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既影响着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构的可实施性,同时也对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的布置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性影响。   本文通过深入阐述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相关理论,利用2010年靖江市马桥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马桥镇土地利用的现状结构情况和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沿河呈条状分布,行政村的规模较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的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结合相关调查及统计资料对马桥镇的社会经济数据进行了空间化。然后结合考量各方面影响因素,选取了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的各项指标,并建立了评价模型,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计算得出了农村居民点的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使得布局的优化有了数据上的支撑。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节约集约用地,形成资源与经济要素的集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趋势。本文同时依据村镇规划标准,对马桥镇农村居民点的理论集约潜力进行了测算,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其现实潜力。   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农村居民布局的现状特点。为了便于分析,对马桥镇的区域空间进行网格化,辅以交通干线的缓冲区分析,从空间位置角度初步选定了中心村的位置。之后结合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评价结果,选取发展有优势区位的中心村,确定了分别以马桥居委会、侯河村和三爱村为核心的南部组团、东北部组团和西北部组团。同时,对农村居民点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构建了马桥镇中心村-行政村-自然村的三级村镇体系。紧接着对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发展水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对各类型农村居民的发展路径和各区域组团的产业方向提出了建议。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上的不足,并从加强政府推动,加快制定相关政策;科学制定村镇规划,统筹布局农村居民点;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完善拆迁安置方案,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加强宅基地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坡度是很多地表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也是水文学、土壤学、遥感图像处理等学科中重要的地表形态指标之一。以往对于坡度分布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坡度的统计分布与地形类型间的关
学位
本文研究采用由中国气象局整编的西南地区108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首先对西南地区近50a来的气温、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探讨;其次,应用各站点日平均气温、日最高
如果每个题都用常规解法那么耗时长而且正确率不一定高。其实,通过特殊值法可以“巧做”填空题,所谓特殊值法便是在一般情况下原题能成立,那么在取特殊情况下也必定成立,故用特殊情况的解答来替代一般情况的解答。而特殊的情况可以有特殊的值、特殊的点、特殊的位置、特殊的函数、特殊的数列、特殊的图形等,分别在我们所学的各个内容加以运用来解填空题可以方便很多,下面举几例供读者参考。  一、特殊值法在函数填空题中的运
降雨径流过程对研究流域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域水量平衡是水资源科学评价和合理配置的前提。另一方面,我国洪水灾害多发,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对洪水演进过程模拟是制定较为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备受关注。因此土地利用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