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在保修期届满以后进行维修、改造、更新的专项资金。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作为建筑物“养老金”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问题也引起了广大业主及物业管理者的关注。对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保障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正常运行,有利于维护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起步较晚,从立法的演进来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物业管理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物权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在我国整个物权法律架构体系内具有了一席之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日益完善、更加成熟,预示着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尽管随着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完善。但由于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发展时间较短,在立法层面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监督管理等环节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完善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应尽快制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基础法律,建立统一、协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法律制度,以使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法律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方式,明确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交存标准,以使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简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程序,明确物业保修期内特殊情况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启用,以使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制度完备;强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管,加强审计部门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管力量,以使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