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求法作为中医理论形成主导方法论析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近代至今,中医学一直面临质疑:关乎其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临床的有效性。因为这种质疑的原起是现代科学方法和标准,所以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任务,学术界最后都交给了中医现代研究,包括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对中医现代研究,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自始至终就认为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本身是一个悖论。随着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致力于中医现代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对从新的角度发现了中医学自成体系内在的合理性。对已逾半个世纪的中医现代研究投入与产出、早期规划和最终结果的考量,特别是中医本身帮助和发展的意义,引起不仅医学界,还有哲学界、史学界的关注。研究基础:解决中医自有特色主导方法的认识问题,现在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可以大致概括为:1.中医学和哲学向源头回归中医学不仅有源头守候的学者,中医现代研究领域也已有向源头回归的行动和思考,学(?)正从唯物论作为“最科学”主流意识价值观的局限中回复理性;2.具象思维和体验科学理论提出具象思维和体验科学概念的规范和理论的提出填补了逻辑上与以科学实证为代表的客观外求方法对举的主观内求法的空白,“双向设计、关联检测、相互释义”解决了主观体验过程的客观可验证问题;3.对内求法为道“损法”的认知意义确认为道“损法”是通过消解自我实现主客合一,从而超越常态下主观感觉认知局限性的意义得到确认;4.对于“同”认知和感性化,为作者带来了医疗诊察和干预能力的提高,是为亲证,此可以视为内求法不仅在圣人、大医家可以操作,常人也可以的个案实证。以上这些看似偶然的现象,实则是学术自身在社会文化大环境向好的变化中发酵的、生发的必然结果。作为长期以来关注和思考这一问题者,作者认为从方法论解决问题已是水到渠成,必有新的发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类比、比较、综合、演绎、推理,领悟、体验,实践;技术路线:文献和理论积累,理论假说预见,内在体验和外在文献互证。主要论点:文章在广泛的文献基础上,对中医方法中的内求法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如下观点:一、内求法是传统中医学经典理论形成的主导和特色方法。中医概念范畴和理论具有形而上的特质,其方法来源只能是内求法。尽管其他多种方法也对中医学贡献良多,但是无疑,内求法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二、内求法的本体论基础是心物合一之一元论;内求法的认识论是特色是主客合一,不是主客分离,不是主客对立;内求法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内证和外显的效用。内求法所引导的虚静态及虚静态下感而遂通的认知能力,成就了中医学理论,并应该成为是中医从医者终极境界追求。内求法对主体意识状态、认知能力的依赖,实际上是对内求法达成的气功态的依赖,而不是具体方法程式和动作的依赖。三、内求法达成的具有以下特点:1.内求法是“返求诸己(身心)”。相对于“远取诸物”,内求法属于“近取诸身”——空间上向己、向内而求:首先是自体身心和谐、自体胎息状态甚至宇宙本体——万物本。内求法操作是生命发育过程时间和状态的逆转;2.内求法认知机制关键:通过主体意识的自我消解,达成融身心息合一的气功态下的认知;3.效用:身心合一下的精气神的修炼与增益,察同智慧的获得,出无入有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四、内求法属于体验科学的范畴,有其局限性。这一方法具有实在性和实效性。成就于内求法的经典(传统)中医学和中国哲学的授、受,应该考虑内求法践行、修炼而不仅是思辩;内求法不是解决所有人类身心健康的医学问题和人类其他生存问题灵丹妙药。作为现实的可操作的、由个人主动完成的方法,其效果受操行主体的身心禀赋、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及修炼具体过程的影响。道学“减”“损”的学习特点注定它难以成为大众的认知方式。五、传统中医学必然要与现代医学科学合作,共同服务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合作,就不是彼此成为对方的标准,也不是追求二者的相互替代,而是要共同接受临床效果的检验,在实践中修正和提升。中医学、中国哲学、现代科学,都要从其对人类服务的效果上反思。在方法学意义上,内求法代表着人类通过改造主观改变自身、进行认知活动、解脱身心困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科学外求法代表改变客观、从外在造福人类自身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前者代表着过去传统、保守、稳定、文化、精神以及恒久对生命的意义;后者代表现代、开放、创新、发展、科学、物质、变易对生命的意义;前者依于形而上,把生命放置在无限时空、一贯始终的内求的视界,给了人类持续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后者籍科学的技术设备拓展现实的生存空间并保护人类免遭当前和可以预见的困厄。中医学,以及与之同生共根的中国哲学,二者能否在新时期成功实现开智创新,关键是能否回到方法的源头——内求法。六、内求和外求具有互补性,而是相互取代的关系。在当今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和中医疗法的有效性得到证实后的今天,中医发展更应该从返本溯源的内求中吸取开智创新的生命力,使更多的人通过内求法体证中医理论形成的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完成自身中医理论的再发现。内求法实践是解决中医现代研究唯科学的偏颇的途径,内求体验和发现应该为中医研究和发展提供直觉的启示,以避免外求法发达后内求法的荒弃甚至湮灭。结论:中医学理论多元方法的结晶。内求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形成阶段其主导作用,是中医理论形上属性的方法依托。内求法将是最佳的体证和内化中医理论的方法。中医从业者需要通过内求法提升自己的诊疗能力。外在技术的发展和内在境界及能力的提升是医生服务于对象的两支翅膀,也是医学道术列车前行依托的双轨。防止内求法的荒废和过分依赖科学外求,期望为中医后人安排更多机会接触乃至尝试内求法的修炼和实践。内求法中孕育着医者自觉、医患和谐、患者为本的后现代医学模式。外求法与内求法更好的结合,是患者的福音。
其他文献
随着畜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户数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畜禽流通进一步增强,造成羊布病的流行趋势逐渐回升,羊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羊养殖经济效益造成严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磁珠法的快捷、简便、高纯度的血液病毒核酸的全自动提取方法,能同时提取血液核酸中的DNA和RNA病毒,为核酸临床自动化定量检测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以
据监测,虽然近日诸多媒体报道高猪价事件,国家相关部门频频发声欲调控猪市,但由于缺猪的现实原因,猪价一直维持着高位盘整态势,并无下调迹象。近期全国猪市行情总体保持稳定,
本文主要以一例病例为对象,阐述肉鸡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增长,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物流发展迅速,但仅仅提供部分物流职能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物流业务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的一种原虫病,该病主要以肝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因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又称黑头病。该病对家禽生长影响很大,对畜牧业生产也会造成巨大损失
美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能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以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主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
本文为了解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C)患者的焦虑状态 ,从而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采用 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 6 0例接受 PBM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 5 2例 (86 .6 % )
氟苯尼考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用于兽医临床,不易产生耐药性,能有效抵抗细菌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作用强大,吸收迅速,口服或注射给药1h后均能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穿透力强,组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