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颈部异常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来源 :川北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颈部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core-needle biopsy,US-PCNB)的研究,探讨该技术对颈部异常肿大淋巴结病因分析的诊断价值,总结不同性质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点,为该技术的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经验与参考。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经常规超声检查疑为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的患者共493例,所有病人均接受US-PCNB。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刺及手术病理结果、超声图像特点,计算取材满意度和诊断准确率,比较穿刺病理结果和手术病理符合率,总结操作技巧。结果:(1)US-PCNB取材成功率为98.38%(485/493),诊断率为85.40%(421/493),16G和18G穿刺针诊断率分别为86.76%(354/408)、78.82%(67/85),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421例诊断明确中,恶性组261例(62.00%),癌转移224例,淋巴瘤36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良性组160例(38.00%),结核92例,淋巴结炎44例,反应性增生15例,神经鞘瘤6例,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猫抓病1例,血管瘤样病变1例;77例(16.60%)因穿刺组织过少或未获得有意义组织而未获得阳性病理结果;(3)118人接受手术,US-PCNB与手术符合率为94.07%(111/1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CNB对良恶性疾病诊断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良性淋巴结多呈长椭圆形,L/S>2,回声均质,皮髓质分界清晰,呈门型或中央型血供,部分结核性淋巴结可发生液化、多个融合;恶性淋巴结多呈类圆形,L/S≤2,融合常见,回声不均质,皮髓质分界不清晰,钙化液化与原发灶相关,血供形式多样,以周边型及混合型为主,门型血供多见于淋巴瘤;(5)肿瘤转移区域与淋巴引流密切相关。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多出现在锁骨上内侧组(IVb),59.76%肺癌转移淋巴结在IV区,鼻咽癌最常累及颈内静脉淋巴结链,乳腺癌转移多在锁骨上外侧组(Vc),甲状腺癌转移最常出现在颈侧区(IV)及中央区(VI),淋巴瘤各个区域均会累及。结论:(1)US-PCNB取材率、诊断率较高,与手术符合率为94.0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G、18G穿刺针诊断率没有明显差异;(2)颈部恶性淋巴结多为转移癌及淋巴瘤,出现区域与淋巴引流密切相关;良性淋巴结以结核和淋巴结炎为主;(3)部分良恶性淋巴结超声声像图有重叠,多见于结核性淋巴结,部分腹盆腔恶性肿瘤亦可转移至颈部,临床中不容忽视低发区域,应全面扫查逐一排除。(4)规范化穿刺有助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其他文献
南极磷虾不仅是南极的关键物种,也是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的经济物种。本研究采用NADH脱氢酶亚基6(ND6)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和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对南极半岛48.1海区(5
GPS无线电掩星观测技术作为21世纪导航卫星应用的新兴技术,是目前空间探测技术的重要手段。GPS无线电掩星中性大气反演技术可以通过掩星观测卫星提供的全球观测资料,反演获得
本文提出了两种瞬时测频技术的研究应用,数字计数瞬时测频和注入锁相测频技术。数字计数测频技术利用高速ECL电路,实现对高速脉冲进行直接测频。注入锁相测频技术利用注入锁
随着科技发展及推广应用的需求,不同领域结构样件在追求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同时,也不断向轻量化方向发展,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并拓展应用领域。以铝合金为主的轻质合金,由于密度低、比强度高和较好的断裂韧性,在制造领域备受关注。以激光或电弧为热源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或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铸造方式,因成形效率高、成形精度高和成形自由度不受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在此基础上
许多研究表明重组人生长激素具有直接的营养代谢调理作用、间接的促细胞生长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因而广泛应用于侏儒症、慢性肝病、Turner综合征、慢性肾衰、烧伤、大手术后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日益增加。外来品种猪生长速度快,肉的口感却不佳,而我国地方品种猪肉质优良,但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杂交育种可快速提高猪肉品质,而
在今年ITMA ASIA+CITME 2014展会上,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携3款全新研发的产品闪亮登场。作为一家已创立近60年,专业生产化纤、棉纺等纺织机械产品的老牌国企,是什么理念
作战系统属软硬件结合系统,现有文献中对作战系统失效预测的研究多集中在硬件或设备失效方面,而在软件失效方面研究较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战系统的整体性能。基于此
背景T1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T1D主要的发病机理是免疫系统应答反应过强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坏。在破坏胰岛β细过程中,T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亚型中Th1
<正> 对萎缩性胃炎(CAG)的病机认识,多数学者认为以虚为主,如脾胃气虚,胃阴不足及脾胃气阴两虚等。治疗亦以扶正为主。但笔者根据抽样的100例CAG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的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