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本会话中称呼语转换现象的研究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在人们社会文化交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称呼语不仅仅是用来传递信息,而且还是用来确立交际双方的之间的关系。称呼语除了作为语言系统中的一个语法单位外,还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语用单位。称呼语的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时间、场合等等语境因素的变化,人们会选择使用不同的称呼语来称呼同一听话者,以达到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因此,称呼语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称呼语的动态演变以及称呼语转化所体现的语用功能。本论文主要以英国小说和戏剧文本中出现的称呼语转换的对话为例证,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文本对话中称呼语的种类以及称呼语转换的模式是怎样的?(2)文本对话中称呼语转换这一现象是否频繁发生?(3)文本对话中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功能有哪些?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文本对话的分析,本论文发现如下情况:首先,基于文本对话中的称呼语的类型和Brown and Gilman的V form和T form理论本文分出了正式称呼语和非正式称呼语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指出称呼语转换的模式:由正式变为非正式,由非正式变为正式,以及动态演变连续体模式。另外,对萧伯纳的经典戏剧《卖花女》中出现的称呼语的类型加以关注,统计了全剧中称呼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进而发现称呼语在对话中是频繁转换的。其次,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例证,本文还分析了称呼语转换所起到的语用功能。这些功能不同于静态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因为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功能包含了说话者心理和使用称呼语的动机以及言语活动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上这些发现表明称呼语转换是人们交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对称呼语转换及其语用功能的研究能够丰富称呼语在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如何进一步研究称呼语转换和如何通过称呼语改变人际关系等则是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介绍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社区护理现状,发现发达国家社区护理在机构设置、管理模式、服务内涵、人员准入方面都有系统而严格的要求,发展中国家虽然受经济实力和人民观念的
目的:通过对在我院就诊的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进行身体检测、分析、诊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本次分析活动的对象是从我医院选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自然的水文循环破坏严重,城市内的洪涝灾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本论文以海绵城市与城市生态廊道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找出其中的契合指征并结合,使用查阅文
梁漱溟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本位实质上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关系本位。伦理本位存在着整体对个人进取心的抑制,个人缺乏集团、国家意识,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等
<正>一、游戏化教学的内涵游戏化教学就是要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在理解游戏化教学核心价值的同时,将教学与游戏的趣味性进行整合,游戏化教学非常受学生的青睐。但是现在很多语
会议
<正> 生化汤一方,是清朝傅山(青主)先生所立,原为治疗产后恶露不行、腹中疼痛而设。其功用活血化淤、温里止疼。本方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桃仁祛淤,姜炭温化,甘草和中,用于
支付平台的不断出现,使得企业的业务交易变得更加简单和方便。中国国内大家使用最多的支付平台是由马云创办的的支付宝,而全球应用最多的则是PayPal,其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
电气化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劳力密集型工程,涉及铁路所有专业。具有工期紧、投入劳力多、工效低、安全风险高的特点。如何在满足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对设计方案进行
《南柯记》、《邯郸记》是明末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优秀戏曲,语言以白话为主,基本可以看出明末清初汉语概貌。它所提供的大量新的语言材料,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明
“大X大Y”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常见格式,但人们对其研究的并不多。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以语法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