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绿茶冲泡的角度探讨了绿茶冲泡过程中茶汤呈味物质及茶氟浸出的变化规律,并从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冲泡条件影响物质浸出的机理。希望本文初步的探讨能丰富中华茶文化,为绿茶的饮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科学安全饮茶。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抗坏血酸的浸出规律,常温冲泡时的茶汤酚氨比、酯型儿茶素与简单儿茶素比与高温冲泡时的差异;不同冲泡条件冲泡绿茶后所得叶底的组织形态;以及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茶水比、茶叶粒度等对茶叶中氟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冲泡水温对浸出速率的影响高度显著(p<0.01);茶汤酚氨比以及复杂儿茶素与简单儿茶素的比率均与冲泡水温呈正相关关系;茶汤鲜爽程度与冲泡水温呈负相关关系,常温冲泡的茶汤滋味较为鲜爽;叶片组织的疏松程度和细胞间隙大小与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冲泡水温、时间、茶水比,以及冲泡次数、茶叶颗粒均为影响茶氟浸出的显著因子(p<0.01);一般绿茶,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每人每日可摄入绿茶的安全参考用量为6~16g;建议不要长期饮用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