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ng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耳鼻喉科常见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形和听力,而且因其发生部位位于头面部,容易被人们注意,造成患者对自己的体象不满意;周围环境对畸形的关注甚至讥笑,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甚至造成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临床治疗决策和治疗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对于各种躯体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目前对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研究多集中在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手术对改善患者心理的作用方面,而畸形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程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患者心理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变化的趋势尚未见报道。该研究认为,以上这些问题的结果不仅关系到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还影响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的时机。所以,该研究基于以上问题对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了解畸形对患者心理有无影响及影响程度,并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以探讨畸形对患者心理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和患者心理状况的发展趋势,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时机进行讨论,从心理学角度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82人(男60人,女22人,年龄4~26岁)为研究对象,分为4~16岁和17~26岁两个研究组:前者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为研究工具,共66人,以CBCL标准化中国常模为对照组;后者以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共16人,以一篇SCL—90的中文Meta分析文章中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 2.1患者一般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的心理压力等情况。 2.2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文版家长用表由4~16岁畸形患者的家长(主要为患者父母)根据患者就诊时半年内的表现填写量表。计算患者的行为问题总粗分和各因子分,并根据中国化常模的分界值筛查出可能异常的患者。 2.390症状自评量表由17~26岁患者根据就诊时一周内的情况自己填写该量表。计算患者所得总分及各因子分,并与对照组比较。 2.4耳廓分级采用Marx分级将患耳分为Ⅰ、Ⅱ、Ⅲ级。 2.5纯音听力测试排除伴感应神经性聋的病例,计算患耳500Hz、1kHz、2kHz和4kHz的平均气导听阈。 3.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4~16岁患者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为21.21%,高于全国常模,P=0.047。6~11岁患者主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交往不良”、“分裂样”和“社交退缩”,而12~16岁患者主要是“强迫性”和“分裂样”。 2.耳廓Marx分级和父母压力程度与4~16岁患者发生心理异常有关,Logistic回归方程中两者偏回归系数均不为零(P<0.10)。Marx分级Ⅲ级患者的心理异常检出率(36.4%)高于Ⅱ级(4.3%),P=0.004。Ⅰ级患者的检出率(11.11%)与Ⅱ、Ⅲ级患者检出率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 3.4~16岁患者心理异常检出率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Cox&Snell R2=0.153(15.3%)。 4.以差值d表示4~16岁患者的相对心理健康水平,d=总粗分分界值C—患者所得总粗分c(C随年龄、性别不同而取值不同),建立差值d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α=0.10)。患耳Marx分级的标准偏回归系数β=—0.321(P=0.011),父母压力程度β=—0.235(P=0.053),该回归模型的R2ad=0.154(15.4%)。 5.比较4~16岁中3个年龄段患者的差值d,α=0.10。4~5岁和6~11岁患者差值d中位数分别是24.5和17,两者之间比较,P=0.032;4~5岁和12~16岁患者差值d的均数分别是23.24和16.85,P=0.025;12~16岁患者差值d中位数为18,与6~11岁比较,P=0.751。 6.研究组17~26岁患者有5个SCL—90因子分均数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其中“焦虑”项因子分均数的Z检验,P<0.05,其余因子分均数与对照组比较,P均大于0.05。 7.17~26岁患者的“抑郁”项得分与患耳Marx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459(P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创新功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 思维 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
郑敏的《郑敏诗集1942-1947》是继冯至的《十四行集》之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又一部从不同角度展开对生活与生命沉思的诗集,它是一部生命的雕刻者之歌.无论是《灌足》中灵动
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庙于这部分学生在听力和语言方面存在着障碍,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自身缺陷,加之受到社会和家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聋生易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这恰恰体现了现今教育的一个理念:自主学习。“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概括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
访问者:姜红伟rn受访人:伊甸rn姜红伟: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rn伊 甸:20世纪80年代确实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1986年,当时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之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班集体中的学生能否健康地发展,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的使命。  如何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当好一个班主任,是一个亟待研究课题。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感悟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无微不至的细心、平等交往的诚心,倾听沟通的耐心和给自己工作的信心,
故事的魅力是神奇的,我們不仅可以用故事对幼儿进行知识、情感、品德和习惯的培养,还可以利用故事来提高幼儿的记忆、思维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给幼儿美的熏陶。好的故事可以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带给他们更深远的引导和启发。它像一扇神奇的门,打开这扇门,孩子们可以在更广阔的天空下任意吸收知识的精华。回忆这三年来的幼教生涯,感触颇多。  一、发挥故事的激励作用,引导孩子树立优秀的思想品德  俗话说:万丈高楼
介绍了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的准则以及各类园林树木的修剪技术要点,并介绍了修剪剪与养护结合的方法。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garden tree pruning technology and
诗总是一种妥协的结果.rn首先,诗人没有我们想象的干脆利落,在诗的传统与个人才能的两端,诗人总是犹豫不决的,有时候他走到了一个时代的前沿,但在不经意间,他可能不断回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