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轴列车行驶稳定性分析与防侧翻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物流运输行业中,随着货运总量和运输里程的与日俱增,传统的半挂车运输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相比于半挂车运输,中置轴列车采用牵引车和挂车组合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装载容积大、运输效率高的优势,牵引车和挂车采用耦合器连接的方式在减小了列车转弯半径的同时提高了车辆的转向灵活性。2016年7月,随着GB1589-2016的修改,新增了中置轴列车的定义,标志着中置轴车辆的市场应用进入到新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折叠、侧翻、甩尾等失稳事故,尤其是侧翻事故已经成为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大威胁,因此研究中置轴列车的行驶稳定性,建立中置轴列车的预警算法模型,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侧翻事故的发生,对提高车辆安全行驶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以中置轴轿运列车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中置轴牵引车和挂车的侧翻数学模型和轮胎模型,得到了整车的空间状态方程,并搭建了整车的Simulink仿真模型。其次,在国家标准试验场地,搭建操纵稳定性测试系统,开展了中置轴列车满载工况下道路行驶试验,并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里面建立了中置轴车辆的动力学模型,与标准试验场地设置相同的仿真参数,通过典型工况的道路行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为了提高车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以中置轴列车横向载荷转移率(LTR)为评价指标,建立TTR侧翻预警算法,分别以牵引车和挂车的侧倾角和侧倾角速度估计出车辆的LTR。最后,制定了中置轴列车主动力矩的控制策略,采用单侧制动的方法减小车辆的侧倾,并搭建Simulink和Trucksim联合仿真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控制器求解出在两种典型工况下施加的最优力矩。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模型能够提前对车辆的危险工况进行预警,并且能够触发单侧制动,减小牵引车的侧倾和挂车的横摆,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Cu2O是一种理论光电转化效率高、可见光响应、无毒、制备成本低廉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光催化剂,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光催化失活、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本论文以结构均匀的非晶态
布尔可满足性(Boolean Satisfiability,SAT)问题是指,给定一组布尔变元X及由X构成的CNF公式,问是否存在一组对X的赋值,使得公式为真。SAT问题是第一个被证明为NP完全的问题,在计算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找到能够在多项式时间求解SAT问题的完备方法,则P=NP;反之,如果能够确定所有SAT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下界为指数级别,则P≠NP。此外,SAT问题在电路验证、组合优
三维重建技术广泛的应用在数字城市和考古学领域,目的是还原真实场景和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目前,常用的三维重建技术有立体测量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立体测
随着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人脸识别因其所具有的隐蔽性、唯一性等众多优势,成为鉴别个人信息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针对人脸识别的研究越来越多。在
在传统监督学习中,每个训练样本由一个训练示例和一个类标记组成。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中,每个训练示例有可能和多个类标记关联。多标记学习的任务是训练一个预测模型为一个未见
西北地区夯筑土遗址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建筑类型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科学等重要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土遗址正在遭受着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破坏。锚
深度学习近年来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作为深度学习的经典学习模型,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参数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的特点,正是这种复杂的多层次网络结构使得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由于智能设备的普及,卷积神经网络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上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其巨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无线通信标准和调制模式也日益增多,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LTE MTC蜂窝物联网通信的应用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多。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信号调制方式,特别是LTE通信,引入了OFDM技术,它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对具有多种调制模式和满足多标准要求的收发机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无线收发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功率放大器在
海洋环境和不合理使用海砂引起的钢筋腐蚀是造成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的主要原因。针对受氯盐侵蚀的既有混凝土结构,其内部钢筋持续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结构力学性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途径。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学者提出对既有建筑进行地下增层实现地下空间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