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党中央关于“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逐步贯彻落实,国内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建筑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开始走向国际建筑市场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竞争。对于国际承包项目而言,EPC总承包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主流承发包模式之一。对该模式的研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工程管理人员及专家学者的重视。总承包商作为EPC总承包模式的主要参与方之一,在可能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我国建筑企业承揽海外EPC总承包项目时,面临诸如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风险,要比承揽国内项目困难得多。通过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应用EPC总承包模式的现状分析,发现其与国际一流承包商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反映在对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合同条件不够熟悉,常常在对外承包合同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够重视,疏于风险管理;对国际采购及劳工雇佣习惯不够熟悉,由此造成项目亏损的案例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我国国际承包商想要在激烈的国际总承包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对国际惯例做细致研究,加强风险管理。本文从EPC总承包商的角度出发,以EPC总承包项目风险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从EPC总承包模式及风险相关概念着手,比较全面的分析了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论文重点分析了总承包商在海外EPC总称包项目中从项目投标直至项目竣工完成整个过程的一些典型风险因素的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海外EPC总承包商全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投标和议标阶段主要是贸然进入市场的风险,投标盲目报价的风险;合同谈判和签约阶段主要是合同条款风险及支付方式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在项目执行阶段主要是工程地质资料错误风险、设计参数错误风险、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供货商风险、外汇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及分包商风险。在综合比较诸多实际案例的基础上,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项目作为论文的案例研究,从项目风险识别开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识别出的项目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得到各风险因素的权值排序,最后针对主要风险给出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课题,深入探究我国建筑总承包企业在海外总承包市场上面临的风险因素,构建系统的海外承包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我国承包商选择海外工程,规避项目风险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