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萘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主客体包络行为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化学(主客体化学)是当今化学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主体对客体的分子识别和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是主客体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环糊精和葫芦脲逐渐成为主客体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结构特征,其疏水链可通过疏水作用进入主体化合物的空腔形成一类重要的主-客体包络物,因此表面活性剂成为一类重要的客体分子。研究葫芦脲、环糊精与新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包络与识别,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体系中弱相互作用(非共价键作用)的基本特征及主-客体作用的机理,而且为设计或构筑功能化的“超分子”奠定基础。本论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03023,20963007)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环糊精、葫芦脲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及主客体分子包络与识别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第二章萘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葫芦脲[8]的合成及表征。根据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三种萘型表面活性剂,分别为4-(1-萘氧基-5-辛氧基)丁基三甲基溴化铵、4-(1-萘氧基-5-癸氧基)丁基三甲基澳化铵和4-(1-萘氧基-5-十二烷氧基)丁基三甲基溴化铵;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B[8]。第三章萘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第四章通过紫外、荧光、核磁氢谱和热分析等手段进行测定,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包络行为。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β-环糊精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包络物,摩尔比为1:1,而且通过计算得到了包络物稳定常数(≥104),说明包络物很稳定,这在热分析中也得到证实,随着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长的增加。包络常数也增大,表明形成的包络物更加稳定。第五章通过紫外、荧光光谱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葫芦脲[8]的主客体包络行为,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葫芦脲[8]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包络物,摩尔比为1:1,而且通过计算得到了包络物稳定常数(≥107),说明包络物很稳定。随着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长的增加,其包络常数也明显增加,而且与β-环糊精相比,葫芦脲[8]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包络常数达到107,显示了更强的包络能力。显然,疏水相互作用应该是主客体包络行为的驱动力。第六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工作记忆(WM)是一类重要的记忆,在许多复杂认知功能中起了重要作用。工作记忆机制的研究是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不同模态神经信号
以保证装备的任务成功性和任务后装备的战备完好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任务的装备维修决策的概念,包括以任务成功性为中心的维修决策和以任务后装备战备完好性为中心的维修决策
电导检测方法是芯片电泳中常用的电化学检测方法之一,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存在检测电路复杂等问题,而接触式电导检测通常由于电耦合作用可导致检测电极上发生电解和极化。芯片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在理论和计算化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其中,进展之一就是广泛地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分析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尤其是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反应体系
近年来,TiO2因其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无害、成本低而受到人们持续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各类废水中。但是,由于TiO2对太阳光中可见光部分的利
随着哈龙替代气体研究的不断深入 ,氮气作为惰性气体灭火的一种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 ,在矿井火灾防治中 ,氮气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很早就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
<正> 氯沙坦(Losartan)是于2000年上半年在我国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的沙坦类药物,我国对本类药物确切适应症的定位,目前只限于高血压,对其它适应症的临床资料尚待积累。通过近
六氰合铁酸钴(CoHCF)具有很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电子传输能力、高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镍纳米材料显示出独特的电催化性能,两者在电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
当今建筑工程遍布全国各地,随处可见规模不一的工程项目,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与否对于工程质量与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更危
简单介绍了MATLAB软件的功能特点,论述了该软件在建立光伏电池模型、分析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电能质量分析以及研制测试系统等多方面的用途,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