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六种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及RaMoV NSP互作蛋白的筛选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wxy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生病毒是一种呈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环形DNA病毒,至今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种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华南地区的作物及杂草上己相继发现了多种双生病毒。本文报告了福建省几种作物和杂草上的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结果。从福建福州采集了八份表现矮化症状的普通烟样品,利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PA/PB扩增得到约500bp的DNA-A部分片段的相似性高于95%。挑选分离物F3进一步进行DNA-A全序列测定,结果显示F3 DNA-A(F3A)全长为2739 nts(EF125190)。利用RCA鉴定出DNA-B分子,F3 DNA-B(F3B)全长是2720 nts(FJ874926)。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发现,F3A与海南报道的苎麻花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Ramie mosaic virus,RaMoV,EU596959)相似性最高,为95.1%。因此,我们认为F3是RaMoV的一个分离物。这是首次有关RaMoV自然侵染烟草的报道。为进一步验证RaMoV F3分离物的致病性,我们构建了F3A和F3B的侵染性克隆。农杆菌接种实验发现,F3A单独能完成系统侵染本氏烟、普通烟、珊西烟、心叶烟、三生烟和番茄,但是不能诱导任何症状。混合接种F3 A+B,可在本氏烟、普通烟、珊西烟和三生烟上诱导产生典型的双生病毒侵染症状。从福建福州烟田采集的表现曲叶、耳突、叶脉增厚和矮化症状的普通烟样品YC7中分离出F11和F12两种病毒。利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PA/PB扩增得到约500bp的DNA-A部分序列,确定YC7为F11和F12不同病毒复合侵染。F11和F12全长分别是2741 nts(FJ869907)和2754 nts(FJ869908)。同源性比对发现,F11与报道的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的分离物PaLCuGuV-[CN:Gd2:02](AJ558122)的核酸相似性最高,为97.3%;F12与胜红蓟黄脉病毒的台湾分离物AYVVTW-[TW:Tai:99](AF307861)的核酸相似性最高,为90.1%。利用引物β01/02找到F12的伴随卫星DNAβ(F12β),F12β全长1344 nts(FJ869909),与胜红蓟黄脉病毒台湾分离物伴随卫星AYVB-[TW:CHu:02] (AJ542495)相似性最高,96.5%,说明F11和F12分别是PaLCuGuV和AYVV的一个分离物。以样品YC7为毒源,利用粉虱进行传毒,能在普通烟和心叶烟上引起曲叶、耳突、叶脉增厚和矮化症状。PCR检测表明,传毒烟草上存在F11和F12两种病毒和F12β分子。Fp1-Fp4分离物来自福建福州表现轻微的花叶和皱缩症状的圆叶矮牵牛。利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PA/PB扩增,得到约500bp的DNA片段,它们间的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5%,说明它们是同一种病毒的不用分离物。随机选择Fp1进行全序列测定及进一步分析。Fp1全长2828 nts(FJ515896),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DNA-A的基因组结构。Fp1DNA-A全序列与中国江苏报道的番薯曲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SPLCV-[CN-Js:08](FJ176701)相似性最高,为92.1%,说明Fp1是SPLCV的福建分离物。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报道SPLCV可以自然侵染圆叶矮牵牛。通过构建SPLCV Fp1分离物的侵染性克隆,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Fp1A不能侵染本氏烟。从福建漳州采集到表现明显黄脉症状的一点红(Fz1-Fz5)和野茼蒿(Fz6)等六个样品。从这些植物的叶片中提取总DNA并采用滚环复制扩增法检测。Fz1-Fz6扩增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EcoR I、Kpn I、Sac I、Xba I和Sal I处理。Fz1-Fz6酶切片段(EcoR I切下的2.7 kb,Xba I切下的1.3 kb)被测序,部分结果显示这些植物被同一种病毒侵染。选择Fz1进行进一步分析。Fz1全长2725 nts(EU377539),伴随的DNAβ全长1337 nts(FJ869906)。Fz1全序列与印度的夜香牛黄脉病毒分离物VeYVV-[IN:Mad:05] (AM182232)的相似性最高,76.7%。根据双生病毒“种”的分类标准,Fz1是一个双生病毒新种,我们将这个双生病毒新种命名为一点红黄脉病毒(Emilia yellow vein virus,EmYVV)。我们还构建了EmYVV及其伴随DNAβ的侵染性克隆,致病性测定表明,Fz1DNA-A可以单独侵染本氏烟并诱导产生轻微的曲叶症状。Fz1DNA-A+ DNAβ能侵染本氏烟并诱导产生典型的曲叶症状。从福建地区表现黄色花叶症状的大青样品(Fz7-Fz9)上分离到双生病毒。利用简并引物PA/PB对三个分离物进行扩增,获得的约500bp片段的DNA序列,其相似性为99.54%。随机选择分离物Fz7进行病毒全长基因组的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Fz7 DNA-A全长2776 nts(FJ011668),与重瓣臭茉莉金色花叶病毒(ClGMV)相似性最高,达82%,是一新型的双生病毒,命名为中国大青黄色花叶病毒(Clerodendrum yellow mosaic China virus,ClYMCNV)。从Fz7中发现有DNA-B分子,全长2739 nts(FJ011669),证实ClYMCNV是一个新的双组分双生病毒。ClYMCN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为后来的致病性测定做好了准备。通过PCR扩增获得了RaMoV八个功能蛋白的基因AV1、AV2、AC1、AC2、AC3、AC4、BV1和BC1基因。将BV1构建到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上,把AV1、AV2、AC1、AC2、AC3、AC4、BV1和BC1构建到捕获载体pGADT7上,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了重组子pGBK-BV1、pGAD-BV1、pGAD-BC1、pGAD-AC1、pGAD-AC2、pGAD-AC3和pGAD-AC4。将上述重组子分别单独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转化产物涂布不同营养缺陷型培养基,检测八个蛋白对酵母细胞的毒性和自激活活性,结果表明,RaMoV八个蛋白对酵母菌AH109都未表现出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将重组子pGBK-BV1与所有pGAD-X重组子两两共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转化产物涂布不同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从而检测RaMoV BV1自身互作及BV1与其它七个蛋白之间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 BV1分别与AV2、AC3和BC1之间被检测到互作现象。“本氏烟”文库质量鉴定结果表明:文库初始文库滴度分别为3.1×107 cfu/mL,扩增文库滴度为3.4×107 cfu/mL。文库重组率均大于95%,“本氏烟”文库cDNA插入片段长度集中分布在900-1000 bp之间。该文库可以用于配合实验进行文库筛选。将重组子pGBKT7-BV1单独转化到酵母菌Y187中,转化产物涂布不同营养缺陷型培养基,检测BV1蛋白对Y187细胞的毒性和自激活活性。结果表明,BV1蛋白对酵母菌Y187都未表现出毒性和自激活活性。所以,我们将Y187 ( pGBKT7-BV1 )和AH109 (pGADT7-cDNA)进行配合,配合产物涂布不同营养缺陷型培养基,筛选可能与诱饵蛋白BV1互作的寄主蛋白。结果表明,以BV1为诱饵,从本氏烟文库中筛选到八个阳性克隆。PCR鉴定阳性克隆子中cDNA插入片段的大小,将含有不同长度插入片段的酵母质粒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经测序,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根据同源序列的注释信息,发现BV1蛋白与烟草SnRK1和DXR两个蛋白发生互作,其机理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建筑护栏作为重要的建筑非结构构件,鉴于品种多样、使用广泛,其安全性、耐久性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本文以常见类型建筑护栏为案列,探讨建筑护栏水平荷载推力的检测技
《声律发蒙》是兰茂《韵略易通》之外又一音韵学著述,常被误为仅是练习对对联的童蒙之作,研究者少,甚而作者、书名、内容被张冠李戴。对今所见《声律发蒙》的七个版本作考辨,认为
丙烷脒作为一个系统性植物病害防治剂,被广泛应用于大田或大棚果蔬上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病害。丙烷脒的毒性低,对人类和环境安全。然而,至今没有丙烷脒在植物上的残留的研究报道。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49
近些年,我国建设大型油品储罐的步伐越来越快,储罐区的安全运行压力越来越大,本文从静电危害分析入手,探讨储罐区静电危害的消除措施,确保储罐区安全运行。 In recent years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对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流行音乐广为流传。传统和声教学作为音乐教学基础知识部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结合音乐发展特征进行调整,将滞后于时代,挫伤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将流行音乐应用于传统音乐教学当中,可以增加其趣味性,为传统和声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文章将详细分析我国传统和声教学现状,探究流行音乐融入传统和声教学可行性,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旨在促进我国传统和声教学与时俱进发展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种资源与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待探讨。本文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形成了以微课为
简要回顾了钙芒硝矿开采的技术历程,重点介绍了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就地破碎溶浸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叙述了群井致裂压力溶浸开采方法的试验情况。详细论述了钙芒硝矿溶浸开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有轻度症状的原发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参麦注射液30~50mL稀释至于250~5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21d,观察临床
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案在逃增加了侦查工作难度,特别是在被害人死亡案件中的证据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2011年某市公安机关在清理积案工作中共抓获逃犯1373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