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66例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电图(ECG)变化情况和特点,以及蒽环类药新辅助化疗联合全麻致围术期ECG变化情况;探讨蒽环类药致ECG异常表现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266例。根据是否出现ECG异常分为ECG异常组和无ECG异常组,总结各类ECG异常变化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ECG变化与化疗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之间的联系。蒽环类药化疗后早期心肌损伤在ECG多表现为T波改变,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肿瘤分期、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症病史、蒽环类药物种类及累积剂量、心脏保护药使用情况等与T波改变的相关性,分析总结蒽环类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T波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新辅助化疗联合全麻对围术期ECG变化的影响。结果:(1)在266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ECG异常共104例,发生率为39.09%,有的出现两种及以上ECG异常表现。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7例,发生率为10.15%;窦性心动过缓9例,发生率为3.38%;房性期前收缩8例,发生率为3.01%;室性期前收缩13例,发生率为4.88%;短PR间期3例,发生率为1.13%;ST-T段改变17例,发生率为6.39%;T波改变52例,发生率为19.55%;房室传导阻滞1例,发生率为0.37%;束支传导阻滞6例,发生率为2.26%。(2)THP累积剂量≥300 mg/m~2、EPI累积剂量≥500 mg/m~2、未使用右丙亚胺、联合氟尿嘧啶与T波改变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THP累积剂量≥300mg/m~2、EPI累积剂量≥500mg/m~2是蒽环类药物化疗后T波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而右丙亚胺则有保护作用(P<0.05)。(3)两组患者ECG异常表现与化疗后的血清cTnI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4)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联合全麻对围术期ECG异常表现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出现ECG异常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其中T波及ST-T改变为主要表现。(2)THP累积剂量≥300mg/m~2、EPI累积剂量≥500mg/m~2是蒽环类药化疗后ECG异常表现的危险因素。(3)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化疗ECG异常表现有一定保护作用。(4)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联合全麻对围术期ECG异常表现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