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方言辅音实验语音学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日照方言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研究。发音部位方面主要是通过静态舌面位置和腭面位置的方法对日照辅音进行主动和被动发音部位的描写,并将本次结果与传统方法得出的主动发音部位进行对比,补充完善了日照辅音的被动发音部位。通过本次对主动发音部位的实验研究,发现塞音[t]、鼻音[n]的发音部位与前人的研究差异最大,其余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前人的研究大体一致。其中,[t]和[n]为舌叶-齿龈后音,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实验中这几个音的发音部位比前人认为的舌尖部位更为靠后。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方法不同,与传统方法相比,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更加客观科学。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几个音存在不同变体。边音[l]、塞擦音和擦音的主动发音部位和前人的研究比较一致,其中[l]为舌尖-齿龈后音,[tθ]、[θ]为舌尖-齿音,[t?]、[?]为舌尖-齿龈音,[?]、[?]为舌叶-齿龈音,[t?]、[?]为舌面-齿龈后音。在研究发音部位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辅音都存在着舌位变体和颚位变体。并且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发音人的腭面位置和舌面位置要比女性的略为靠后,其中[?]、[?]、[?]这几个音的性别差异最为明显。除了发音部位,笔者还对日照辅音的声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日照辅音的语图表现、时长、后接元音共振峰起始值及擦音的谱重心值等几个方面。并且发现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声学特点之间相互影响。送气与否,不同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以及气流的强弱影响语图的清晰度及辅音时长长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相比,送气音的语图清晰度更差,同一发音部位的送气音时长要比不送气音的时长要长。舌腭接触面积也会影响语图清晰度及时长的长短,舌面和腭面接触面积影响口腔闭塞程度,导致口腔内气压不同最终影响了辅音时长。不同发音部位的前后位置在一定程度影响不送气塞擦音时长长短,在不送气塞擦音中,齿间音的时长最短,舌面音的发音部位最靠后,时长最长。通过差异性F检验,我们发现后接元音以及性别对辅音时长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对日照方言塞音、擦音、塞擦音的后接元音共振峰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辅音舌位的高低、咽腔以及上颚开口度大小对后接元音F1起始值有影响;舌位对F2影响较大,舌尖音与舌叶音相比,舌叶音的F2值更大。
其他文献
以新浪微博为典型代表的国内微博平台正迅猛发展,在政府试水公共微博时,能否把握规律做好危机公关是政府面临的一次新挑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公共危机在微博平台上传播的研究
常德方言中程度副词修饰动作动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法现象,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这种现象极为少见。本文以小三角(表—里—值)理论为指导,对常德方言程度副词修饰动作动词现
现代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但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才揭开了完整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序幕。本文试图从现代化演变的角度,探讨戊戌变法的政治背景及人事因素对变
现代汉语动词“打”是一个特殊的多义字,词义繁多且用法多变。关于“打”字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的研究方向包括:罗列“打”字义项、“打”充当动词前缀、“打”作为泛义动词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不论是语言的传承还是革新,均可从方言的演变中窥得一二。在大力普及普通话的今天,方言显得尤其“特别”,方言研究和保护也越来越被重视。中国是多方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记叙了一位普通女性的平凡生活经历。《简·爱》至今仍在英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也是许多初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蚕业大国,中国的蚕桑资源属世界之首,约占全世界的80%。实践证明,蚕、桑浑身都是宝,但是,由于我们过去仅限于对衣着的追求,只重视缫丝织绸,而大量的蚕桑副产品如蚕沙
自20世纪80年代起,任务型教学法开始在语言教学界萌芽,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颇为成熟。本文意在剖析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特点,将两者深度融合,探
累积投票制度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平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公司法》仅对累积投票制度作了概要性的规定,势必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本文通
为乌江流域的环境治理及渔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年秋季对乌江流域进行浮游生物采样并分析其物种组成、密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调查段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1属97种,以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