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豇豆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7个表现优良的豇豆自交系,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2种方案配制21个杂交组合。比较了2种授粉方法及28个材料(包括亲本)的13个农艺性状,计算和分析了配合力、遗传参数、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结合配合力分析结果对亲本及杂交组合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结果如下:  1.两种授粉方法的比较结果显示,套龙骨瓣授粉法的结荚率最高为80.0%,是去雄套袋法的2.1倍,并且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可以达到17.2朵/h。  2.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以P1、P4最高,分别为1.34和1.07。综合分析每花序花朵数、单株荚数、嫩荚长、嫩荚重、前期产量等产量构成性状,可以看出P2以每花序花朵数最高,为0.34;P4主要以嫩荚长和嫩荚重较高,分别为5.28和2.89;P7主要以单株荚数最高,为1.18;P3、P1、P4前期产量最高,分别为5.99、4.41和4.21。选择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材料P1、P3、P4作为亲本可能会筛选出特殊配合力也较高的组合。组合P7×P1、P4×P3、P4×P1、P7×P5的产量构成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值,并且亲本具有较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产量、熟性、品质等方面来看,这几个组合具有稳定的利用潜力。  3.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嫩荚长、熟性、Vc含量、含水量以加性效应的影响为主;初花节位、总产量、嫩荚宽、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杂交种中的表现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影响;每花序花朵数、嫩荚重、单株荚数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并且两者所占的比重相近。  4.嫩荚宽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小,对嫩荚宽的选择没有意义。单株荚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大,分别为55.04和62.75。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这些性状可以做早期世代的选择。对于单荚粒数、总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来说,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和较小的狭义遗传力,这些性状适合在育种晚期世代选择。  5.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系数最大的是总产量与前期产量,达到0.89,并且与其他性状差异极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嫩荚重、嫩荚长、前期产量、含水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对产量有较大的贡献,而其他性状对产量的作用不大。
其他文献
期刊
五月五日是苏联的出版节,也是四十六年前“真理报”在彼得堡诞生的日子.本文作者德·奥金卓夫同志是苏联共产党的老党员,也是老真理报人.他在文章中描述了真理报创刊和斗争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