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使政府倾听人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监督的渠道。在当代中国社会,信访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来说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然而,信访的特殊重要性与对它的学术研究是很不相称的。信访无论是在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中还是在行政救济制度的研究中,都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甚至根本不被承认。这大概是因为有些法学研究者认为信访缺乏法律规范,带有较为浓厚的权大于法的“人治”色彩。有的学者认为它削弱了国家司法救济的权威性,降低了政府管理的公信力,因而主张取消信访制度,强化司法救济。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大门已经向行政相对人敞开的情况下,依然还有那么多人采用信访这种救济方式。应该看到信访制度的存在有其深刻的文化、社会等体制根源,并且在现实社会仍然有其独特的功能,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看到信访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的同时,不应该简单的否定这种制度,应该考虑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对之完善,如何才能使之与行政法治化的进程相协调。近年来行政信访率不断提高,行政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不断扩张,因此必须对行政机关的信访权力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健全行政信访自身的程序,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法律控制方法。因为程序的实质是管理和决定的非人情化,其一切布置是为了限制恣意与专断。但就更深层次而言,程序本身还必须是正当的。失去了正当程序的理念支持,行政信访程序也可以被设计成为行政机关作恶提供合法保障。因此以构建行政信访的正当程序为切入点研究行政信访,对于最终实现行政法治、法律正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行政法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力图从多个视角对行政信访的正当程序进行研究。研究以行政信访构建正当程序的必要性切入,对我国行政信访程序的现行规定和实施进行分析,找出其不符合正当要求的情况,提出按照正当程序的标准进行完善的具体对策。试图通过在行政信访中构建正当程序,对行政信访进行整体的透视和诊治,保证行政信访的健康发展,实现行政信访制度应有的功能。除了引言外,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章是我国行政信访程序相关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我国行政信访程序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行政信访的含义、性质与特征、构建我国行政信访正当程序的必要性以及我国行政信访程序正当的判断标准:第二章是我国行政信访程序现状分析,主要从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对现状进行了检视;第三章是完善我国行政信访程序的构想,主要提出了对我国行政信访程序完善的现实环境,最后提出具体的可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