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国际经济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产生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这是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结果。自然而然,出口是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它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与消费和投资一起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作为解决出口的国际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矛盾问题的主要手段,出口退税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对各国调节经济运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由税务部门将出口商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出口退税和投资退税及再投资退税一起组成了我国的优惠退税政策,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涉外税收优惠办法,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式支出。
出口退税政策是国家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下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经济目的而制定和采取的调节出口退税的规模和结构的规定和办法。
出口退税制度是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措施在内的完成出口退税工作任务,实现出口退税管理目标的一系列直接和辅助规范。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制度三者具有一些差别,如果说出口退税是一般和抽象,则出口退税政策是个别和具体,而出口退税制度则是一般加具体。
本文从研究我国出口退税的经济机能和效应出发,探讨出口退税政策作用机理和理论依据,揭示出口退税内含的经济逻辑和规律;先理论后实践,先规范后实证地综合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设计和优化多方面的因素,进而提出设计出口退税政策的概念模型,以此为分析模式和判断依据来研究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对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完善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分析出口退税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1、出口退税存在的必要性和根源,这是政策设计的基本问题;2、出口退税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出口退税内含与国民待遇原则一致,出口退税支出属性与公共财政改革取向相符;3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至少在短期和静态,出口退税具有总量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效应。
其次,建立设计出口退税政策的概念模型:1、分析出口退税政策的设计要素,先研究出口退税的广度和深度,选择彻底退税还是适度退税,再制定出口退税率,具体的落实出口退税的广度和深度;2、分析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设计的几个外生因素,出口退税与对外资金流动、进出口金融的关系,出口退税率变动的币值效应与外汇管理问题,这也是制定出口退税政策的依据;3、出口退税除了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设计外,国家还要综合考虑从中观上进行出口退税征税筹划性设计。
最后,以出口退税政策的概念模型为分析模式和判断依据,指导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制订,通过分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目标模式,得出对我国当前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思路:1、回顾我国出口退税的实践和发展状况,实证研究我国出口退税负担状况、出口退税率状况和争议,出口退税率政策调整对各企业外贸影响的非一致性和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变动对区域经济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负效应;2、指出出口退税政策本身及相关制度基础存在的问题是: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大、过频,负面作用大;出口退税政策不够统一;出口退税政策配套不完善;出口退税财力保障不足;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基础制度导致出口退税不彻底抑制企业的出口积极性。3、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思路:1)推进我国出退税政策发展完善的相关基础制度建设。推动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全面转型;统一出口退税管理,全面实行“免、抵、退”;加强出口退税的法制化建设;加强综合治理骗取出口退税问题;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一种税务、海关、外经贸委、财政部门、银行等多部门的信息联动机制;加大出口企业改革力度;保持出口退税管理机构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及时性。2)推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自身的改革和完善,提高政策效力。按照WTO规则要求,改革出口退税政策内容;规范、简化出口退税优惠条件和措施,对出口企业退税优惠实行规范管理,进一步扩大出口产品退税的外延;统一出口产品退增值税的办法;退税全额由中央负担改为中央与地方分担法,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保障出口企业权益;建立适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变化要求而又相对稳定的出口退税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