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式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不起动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转式进气道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不起动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通过数值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转式进气道出口堵塞引起的不起动非定常流动进行了研究。发现进气道在不起动状态下会有剧烈的喘振现象,具体表现为进气道口部分离包及其诱导激波周期性的往复运动,以及内流道压力的周期性波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堵塞度对进气道不起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该进气道发生不起动的临界堵塞度在25%~36%之间,并且发现进气道的喘振周期会随着堵塞度的增大而变长。然后,对内转式进气道不起动的另外一种形式即低马赫不起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低马赫不起动现象不同于出口堵塞引起的不起动,进气道的前体波系及口部分离包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振荡现象,而是相对稳定地保持在同一位置。进一步地,研究了几何参数对内转式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内转式进气道的再起动能力会随着进口面宽高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强,会随着进气道初始压缩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弱。最后,对内转式进气道的不起动控制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进气道上壁面及侧壁面开泄流槽的控制方案,并讨论了泄流槽位置及泄流槽宽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该内转式进气道进行不起动控制,应将泄流槽布置于进气道不起动口部分离包的后部,在放气量为6.4%的情况下,可将该内转式进气道的再起动马赫数由无控制时的4.4降为3.2,控制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黑体辐射源特别是50℃~400℃中温面源黑体作为温度校准的标准源已被广泛应用于校准各种辐射温度计及热像仪等红外仪器中,其辐射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
远程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制不仅有助于解决传统康复训练方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可以帮助康复医师制定出更为客观的康复评价指标,从而为更加深入了解中枢神经康复规律提供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民机的着陆安全与否会对乘客、机载设备及飞机本身的安全产生很大影响。由于现代民用飞机着陆重量的增大,民机着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问题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