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与法制回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效应引发众多的环境问题,以含碳气体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高碳”引发的国际气候问题合作在治理温室效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成员国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些较难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随着合作的推进渐渐被激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合作的进行。奥尔森认为相比大集团来说,小集团更有效率也更能调和矛盾以实现共同目标。现今国际社会中区域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区域合作下的环境合作也有着不俗的成绩。将国际气候合作成果应用到区域合作中,结合现有的环境区域合作模式,这种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已成为未来趋势。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是未来的趋势,完善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需要从法制角度对合作中的各主要机制予以回应。本文分三章,以低碳为视角,论述了从国际气候问题合作到区域的气候问题合作的趋势、构建与法制的回应。文章的第一章是“碳排放与国际气候问题合作概况”。第一节概述了碳排放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联,历史地介绍了主流科学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介绍了温室效应引发的危害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从“合作的历程”与“合作的概况”方面,概述了为了应对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国际社会做出的努力与面临的困境。第三节概述了国际气候问题合作的三大机制的功能与特征。第四节则概述了应对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人们的合作从全球性的国际气候问题合作走向区域性的面向低碳的区域环境合作的趋势。文章第二章是“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机制分析”。第一节从定义的界定角度,概述了什么是区域合作。第二节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方式划分并介绍了主要的区域合作组织。第三节论述了区域合作下的环境区域合作,并讨论了环境区域合作的原则,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区域合作下的体现。第四节按照第二节的划分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合作组织,分别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的角度讨论了其各自环境区域合作的特征与保护环境的手段。第五节从现有经验出发,从市场机制、森林碳汇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论述了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的构建。文章第三章是“法制回应:基于市场法律机制、森林碳汇法律机制以及利益协调法律机制的讨论”,三节分别从市场机制、森林碳汇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进行了法制的回应。本文在概括和分析了构建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际气候问题合作、区域合作与区域环境合作的经验,借以总结他们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与法制相结合,为构建面向低碳的环境区域合作做出了构想,希望对于从制度上实现碳减排、治理温室效应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舒纪维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前学界对于其生平与学术贡献尚无专门研究。本文对舒纪维的生平活动及其图书馆学成就进行了考察,包括其求学经历和民国时期在国立中央
采用简单的沉淀法制备了白光LED用Eu2Mo4O15∶x%Gd3+(x=0,20,40,60)系列荧光粉。在465 nm蓝光激发下,该荧光粉发射强的红光,而且发射强度与Gd3+的掺杂浓度密切相关。当Gd3+浓度
【正】 二、有关会计的几点认识以上,我们分析了会计的各项活动,从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会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取得原始凭证,是信息的获取;原始凭证的审核,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信号采集方法与日益增长的数据获取需求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矛盾。特别是在高频率、高精度以及高速信号大量涌现的情况下,依据传统的信号采集方
优化了7种有机氯农药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用GPC处理可有效解决粮食和油脂基质的影响问题。样品在0.000~0.008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优于国家标准
高校是新技术,新知识的发源地,高校产生的科技成果在社会的科技成果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高校科技
作为日常会话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话轮转换已经成为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话语标记语也逐渐成为人们语言交际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话语标
<正>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继发于肢体损伤所致的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突出特征是疼痛,包括自发性疼痛、异常性疼痛、痛觉
会议
简约起源于现代派的极简主义,简约风格就是简单而有品位的艺术形式,简约设计的作品在今天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简约也在部分动画影片中得以体现,使得动画影片表现手法更生动直接,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税收规模日益庞大,税务纷争不断,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行政复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解决税务争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