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全肺灌洗对呼吸系统贫铀暴露后的促排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呼吸系统贫铀(DU)沾染犬模型,比较早期各时相点行全肺灌洗(WLL)对肺内DU的促排效果,探究呼吸道吸入放射性核素早期行WLL的最佳时间窗,明确呼吸系统核损伤早期行WLL的操作流程,以提高呼吸系统核损伤早期救治水平,为呼吸系统核暴露后伤病员的紧急救治提供储备技术。方法:成年比格犬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3-h组、8-h组、24-h组、48-h组,8只/组。以DU 20 mg/kg,按照超细纤支镜引导下喷雾式沾染法,建立呼吸系统DU沾染犬模型。灌洗组分别于沾染后3 h、8 h、24 h、48 h行左肺WLL,对照组沾染后不灌洗。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血铀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灌洗回收液及左肺组织铀含量;血气分析仪、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沾染前、沾染3d、沾染7d的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HCO3-含量、SatO2)、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生化(ALT、AST、Cre、BUN、CK-MB、LDH)、血清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比色法评估灌洗回收液颜色;胸部CT观察肺部阴影改变并对左肺阴影体积进行评分;HE染色后系统显微镜观察左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参照Sillia标准进行独立评分。结果:1)各灌洗组间沾染前、沾染3 d、7 d的血铀含量升高趋势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仅对照组沾染7 d血铀含量仍显著高于沾染3 d(P<0.01);2)3-h组灌洗回收液铀含量显著高于8-h组、24-h组、48-h组(P<0.01),8-h组灌洗回收液铀含量显著高于24-h组、48-h组(P<0.05);3)各灌洗组左肺组织铀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8-h组、24-h组、48-h组均显著高于3-h组(P<0.05);4)沾染3 d时48-h组的PH值显著低于3-h组(P<0.05)、24-h组(P<0.05);5)对照组沾染7 d红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沾染前及沾染3 d,3-h组、24-h组、48-h组沾染7 d红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沾染前(P<0.05);3-h组、8-h组沾染7 d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沾染前,48-h组沾染3 d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沾染前(P<0.05);8-h组沾染3 d、7 d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沾染前(P<0.05);3-h组沾染7 d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沾染前(P<0.05),8-h组沾染3 d、7 d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沾染前(P<0.05),48-h组沾染7 d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沾染3 d(P<0.05);6)各组血生化相关指标(ALT、AST、Cre、BUN、CK-MB、LDH)及血清细胞因子指标(TNF-α、IL-1、IL-6、IL-8)于沾染前、沾染3d、7d的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Cre、IL-8水平于沾染3 d、7 d总体呈上升趋势;7)3-h组灌洗液颜色得分显著低于8-h组、24-h组、48-h组(P<0.05);8)各组沾染7 d胸部CT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实变影和磨玻璃影改变,3-h组沾染7 d左肺阴影体积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h组、24-h组、48-h组(P<0.01),且8-h组显著高于48-h组、对照组(P<0.05);9)各组沾染7 d左肺组织病理均不同程度表现为肺组织细胞及肺间质内见棕色颗粒分布,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肺水肿、出血,肺间隔增厚伴纤维增生,肺泡局灶性萎缩等改变;3-h组沾染7 d左肺组织病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h组、24-h组、48-h组(P<0.05)。结论:1.以超细纤支镜引导下喷雾式沾染法,沾染DU剂量20 mg/kg,成功制作呼吸系统DU沾染犬模型。2.成年比格犬经呼吸系统沾染DU剂量20 mg/Kg后早期(7 d内)即会出现肺脏、肾脏损伤。3.早期各时相点行WLL对肺内DU的清除效果依次为:3 h最优,8 h次之,24 h与48 h无差异。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临床上严重创伤、肿瘤、骨坏死、骨感染等原因常导致大段骨缺损。自体骨被认为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金标准,但二次创伤及来源有限限制了其临床上广泛应用;异体骨及人工合成材料由于组织相容性差、成骨能力弱较少使用于临床。组织工程骨是修复大段骨缺损很好的方法,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Tissue-en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细胞与周围和远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是肿瘤生存、发展和转移的关键,而外泌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体液中的游离microRNAs(miRNAs),外泌体源性miRNAs能更准确的反应外泌体来源的肿瘤细胞内特定的生理环境和功能变化,同时其在体液中数量多且更加稳定,来源广容易获取,因此,外泌体源性miRNAs有可能成为有助于早期癌症辅助诊断的一种全新生物标志物。然而,由于外泌
学位
背景和目的:随着机器人手术在胸外科的蓬勃发展,肺癌外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并驾齐驱成为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代表,也是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创面愈合问题一直是医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难愈性创面是人类疾病谱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社会下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另外,如何促进无菌性创面加速愈合,例如植皮手术的供皮区创面,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创面愈合是一个动态、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大量生物学事件共同参与,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起创面延迟愈合。创伤发生初期,创面局部缺血缺氧,造成自由基的过多产生和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这
学位
研究背景青光眼是目前全世界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据估计,到2040年将会影响全球1.118亿人,其特征是病理性升高的眼压超过眼内组织,特别是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承载极限,造成视乳头筛板处凹陷,视神经发生退行性变直至萎缩,还可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死亡和视野缺损,最终可导致患者永久性失明,这将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针对高眼压,采取药物、手术或激光等方式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
学位
目的:开展重庆地区青光眼的致盲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了解重庆地区普通人群和青光眼住院患者中青光眼的致盲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抗青光眼手术对致盲率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为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普通人群为基础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重庆市荣昌区、綦江区等地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青光眼调查,了解重庆地区普通人群中青光眼的致盲率、患病
学位
研究背景:转移性前列腺癌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去势治疗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导致剩下存活的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导致治疗抵抗。β-catenin信号介导的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去势治疗抵抗(CRPC)发生的重要原因。既往研
学位
研究背景:踝关节扭伤是运动医学中最常见的损伤。Larsen等报道美国每天约30000人发生踝关节扭伤。大多数踝关节扭伤非手术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但有15%~20%的患者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症状反复出现,甚至会导致软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由于80%的踝关节扭伤为踝关节外侧损伤,踝关节反复扭伤会造成其他踝关节合并症,因此研究慢性外踝不稳的治疗对于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临
学位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心肌梗死的治疗基于两个原则:短期血运重建和长期的血管生成。短期血运重建,如: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或者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
学位
一、研究背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清除范围不明确,感染病灶残留是导致骨髓炎复发的主要原因。核磁共振用于诊断骨髓炎和术前预判清创范围,然而,该设备无法区分T2加权相高信号是感染所致还是炎性反应所致,因此,骨组织清创范围的定夺需要医师在术中具体判断,清创效果受医师的技术和经验水平影响很大,这样难免出现病灶遗漏;另外,该设备使用受体内金属固定物制约。99mTc-MDP SPE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