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9年我国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我国信托业走过了一段曲折探索之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活动的增多,作为我国四大金融主业之一的信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一法两规”的出台后,我国信托公司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次贷危机后表现为信托规模的逐年剧增。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随着大型央企入主信托公司、机构投资者以及外资企业入股我国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股权结构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没有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那么,这种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股权得到了一定的分散)是不是能促进信托公司的绩效?面对我国的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基本上是国有控股的现实,这样是否有利于公司治理及其公司经营绩效呢?而我国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特点与多元化的趋势,与其经营绩效的关系如何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证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向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研究我国信托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探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这将对于我国信托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提高和健康持续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郭宏亮(2009)关于我国股权结构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共同代理理论分析选用了信托公司的资本利润率和信托报酬率作为衡量其绩效的指标,采用了股权结构指标加控制变量对经营绩效进行了多元回归的计量方法。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和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并做了简单的评述。主要回顾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其中重点回顾了郭宏亮关于我国信托公司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信托公司的情况,探索并得到了我国信托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这种股权结构特征的成因以及股东行为特征。本文的第三部分运用了共同代理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信托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区别,提出了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其治理机制及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和作用,进而得到了其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要素分解和表现形式,最后做出了本文信托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文章的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变量指标的选择,然后运用样本面板数据做了实证研究。采用了多元回归的方法检验了信托股权结构与其经营绩效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关于股权结构与资本利润率、信托报酬率的回归结果,并对实证回归结果进行了解释。文章第五部分,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信托公司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第六部分得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研究发现现阶段我过信托公司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存在控股股东并保持一定的股权制衡度,能够促进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而面对当前信托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以及对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作用做出了分析。最后,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