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848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冲突异常突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西来佛教思想进一步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出现了大批义学沙门和大量的佛学论著。 僧肇的《肇论》就是他在翻译佛经、学习佛学过程中所撰写的论著 基于僧肇本人的学问传统,《肇论》也是佛学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交流的代表作。《肇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般若学的成熟。本文首先分析了《肇论》各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在《肇论》中出现了佛学中国化的两种趋势,一个是世俗化,一个是心性化。《肇论》的形成,既有僧肇本人的中土传统文化基础原因,也有他的佛学学习经历方面的原因。《肇论》中出现的佛学中国化的两个趋势,在后来的中国化宗派中得到了印证,本文以天台宗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佛学中国化过程中的法性、佛性问题作了初步的辨析。
其他文献
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以此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由概念过渡到快速成长期。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在对学院专业布局现状做出分析的同时,
近年来,LG大学在教职工住房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问题,如:房源缺口较大、教职工住房条件亟待改善、房源外租现象普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各方矛盾日益加剧。同时,随着LG大学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射频前端的天线系统需要适配多种通信需求。在此环境下,将可重构技术与天线集成的可重构天线,其各类型电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进行自动
近几十年来压电体声波传感器由于具有响应谱广、灵敏度高而又价格低廉的特点,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已广泛地用于药物分析、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临床免
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接受到的外来思想更加复杂,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尤其对于新疆大学生来说,是维护我国西北安定的重要力量。面对与网络环境的复杂,各种社会思潮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政治的主要职能和实践范式也不断地发生改变。在当前环境危机严峻,现代技术面临诘难,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出现严重冲突的情况下,传统政治实践开始走向生态
全球变化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在众多的全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一致看法:土地利用的变化是最能影响生态系统的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旅游地问题日益突出 ,促使人们重视旅游与社区关系问题的研究 ,从社区的角度思考和寻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目前 ,我国旅游学界对社区
"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在1990~1999年间的大学生。有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毕业后计划就业的人数逐年走低,主动失业人数增加,这对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
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基于核心能力才能取得良好业绩,但是核心能力的普遍模糊使企业很难以组合多业务实现核心能力的共享。因此,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将二者有